第58章(2/2)
傅藏舟没被诱惑,冷静地反问:“你有什么目的?”
白衣常春回:“只望大人垂怜,赐予我二人些许……种子。”
解释:“这玉石虽对我等有大益,终归不能饱腹。
“小生生平除了青阳,最好口舌之欲,若从此不能再尝人间烟火,到底是一大遗憾……便斗胆向大人索要些许种子。”
听到这,傅藏舟就有些好奇了:“黑稗苗你吃了?”
对方回答:“当时饿极了,糟蹋大人半分地的秧苗……仍是难以饱腹,后在书房发现了黑色饼子,这才真正吃饱了。”
傅藏舟听了有些无语,随即轻轻摇头:“并非我吝啬,实在是黑稗这一作物,等闲人种植不了。”
并不是给个几斤种子就能了事的。
他虽好奇那劳什子大机缘,但也不会觊觎属于别人的东西。
把玩着这一块灵石,看着小小的,足够支撑他修炼半月有余了。
不想欠人情,转而补充了一句:“我会赠予你些许冥食,吃着口感不好,好在饱腹效果不错……至于你说的大机缘,不必与我分享了,你二人若想长久,少不得灵石滋补。”
白衣常春看着有些失望,遂摇头道:“无功哪敢受禄。”
思索片刻,道:“说好了与大人分享机缘,小生怎能食言而肥?”顿了顿,“大不了……”
清了清嗓子:“劳烦定期赐食,若大人看不上小生所言的机缘,小生与青阳甘愿受大人支使,效犬马之劳。”
傅藏舟:“……”
为了一口吃的,这书生简直拼了。
到底有多饿啊?
好罢想想他刚穿越过来的那段日子收回吐槽。
虽然常春的处境,让他有些许“感同身受”,但……
这样就收对方作跟随者,有些随便了。
毕竟,除对方奇特的恋情,他对这两个常春其人一无所知。
转移话题:“机缘之事且不必提。倒是有个问题,想请教常相公一下。”
“大人请直言。”
“红山书院有学子接连失踪,你可发现了什么异常?”
问着话,傅藏舟悄悄放开感知:这两个常春看着“气”挺正的,但也不能说对方没嫌疑。
回答问题的依然是白衣常春:“倒没什么特别古怪的。小生非红山书院学子,对这里的人事也不太了解……”
傅藏舟闻言微微失望。
“不过,”白衣常春沉吟了一会儿,话锋一转,“有一个人让小生有些疑虑。”
“谁?”
“白先生。”白衣常春说,“白先生才名天下学子皆有耳闻,小生上他的第一堂课时,却觉得名不副实。”
然后呢?
“其授课总让小生觉得词不达意,可过了数日,小生再听他讲课,像是变了一个人,学识广博、惊才风逸,让人不由心生折服。”
正是白先生的前后反差,让白衣常春心生好奇。
因为他有分裂自身的“经验”,所以对白先生的情况颇感兴趣;
有一两回,用上可以化身虚无的天赋,悄悄跟随着白先生。
发现对方一切正常,除了偶尔爱去涧写诗作画。
白衣常春对别人的画不感兴趣,他自负画工了得,可也只爱画自己,或者说只爱画他的伴侣青阳。
同时作为一读书人,他其实不喜欢写诗作赋,所以看到别人写诗作画,自是觉得无聊透顶。
好奇心也没了,也就没心情窥探白先生的秘密。
傅藏舟无言以对。
这位看着很有君子风的常相公,真是一点儿也不讲究啊……转而想到自个儿也常为做任务,不得不“跟踪”啊“偷窥”的,不由得轻咳了两声。
书生还在说:“若说异常,涧倒是有些奇特。”
“怎么说?”
“小生听同窗们说涧闹鬼,据说早些年,每到秋闱之际,总有一位才学极好的生员,在涧走失……和这回失踪案一般,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傅藏舟疑惑道:“真的假的?如果一直有这样的事,官府早该调查了吧?”
白衣常春摇头叹道:“书院怕影响声誉,哪敢对外宣称,一直暗暗在查……”
三年走失一个人,时间间隔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遮掩一番,除了在学子间流传一些不知真假的鬼故事,哪里引得外人注意?
“若非今年走失的人多了,尤其刘贺、邱恒,皆被称赞有状元之才……不见得会闹得满城皆知。”
“大人不如随小生一探涧。”
傅藏舟盯着书生,没立刻给予回复。
白衣常春道:“涧瀑布后有一暗洞,小生曾好奇探访过,但……有异力阻隔,不得深入。
“许是跟众人失踪一事,不无关联。”
尽管觉得对方有些隐瞒,傅藏舟思考了几秒后,当即点头应下了。
不管书生有什么目的,走一趟就知了,当然该戒备的也得戒备。
半夜三更的,正方便做“见不得人”的事。
留下实力不足的瑜娘和殷修竹,某鬼王大人带着长风,在白衣常春的引领下,一同去了涧。
途中,书生讲说,涧风光秀丽而景致独特,怪石嶙峋,瀑布飞流,青松长在崖壁上,梅树成林,飞鸟群居……
哪怕闹鬼的传说一直流传,学子们三五结伴,常常聚集涧边,办个赏风诗文会。
涧在红山以北,几乎不算在红山山域了。
步行的话,起码得耗费大半天的功夫。
“故而每一回诗文会,学子们常在涧露宿一夜,次日再回归。”白衣常春说,“那些失踪的人,就是在露宿的夜里不见了人。”
傅藏舟听罢无语。
这些学子……
算不算是作死的典范?明明知道涧有闹鬼的传言……好罢,人都有猎奇心。
一行皆不算人类,用上术法,赶路飞快。
书生介绍完了,他们就到了。
鬼王大人驻足在涧边,是几分享受地眯起了眼
原以为满是污浊秽气的地方,其实充溢着一股精纯的太阴清灵之气与天地精灵之气。
白衣常春道:“小生便是在此发现的……”他寻思了一下,学着某鬼王的用词,“灵石。便藏于暗流之下。”
所以对方的目的,是直接引自己来见“机缘”?
傅藏舟搞不太懂这书生的脑回路。
书生笑意盈盈:“算是小生的一点诚意。”
傅藏舟没忍住问:“为什么?”
灵石这样的好东西,这人就不怕自己生出贪念,不满足分享,反过来灭口霸占宝物?
“小生愿意将灵石俱数奉上,只求大人……”
白衣常春沉默了片刻,目光投向暗洞所在:“青阳难以长久现身,直到发现此间,似有甚么宝物对他维持人身,大有助益……”
叹了口气:“可惜小生与青阳靠近不得,故此引来大人,望大人能相助一二,免我二人分离相思之苦。”
傅藏舟了。
差点以为有什么阴谋……
便问:“所以之前你说的那些,不过是哄我走这一遭?”
书生赶紧辩解:“小生哪敢!涧果真有闹鬼的传闻,小生也确实怀疑,失踪的人与这里的异常有干系。”
傅藏舟点点头,嘱咐着长风:“你在这守着,保护二位安全。”
顺带防止人跑了。
又对常春们说:“灵石之事且不急,我先去暗洞一探究竟。如果当真有宝物,对……”他看了一眼黑衣常春,“对青阳兄有用,不必担心我会昧掉。”
他大概知道,里头是甚么。
约莫跟玉笋心差不多的,甚至品质更好,蕴含着太阴清灵之气的天材地宝。
黑衣常春属阴神,比起品质一般的普通灵石,自然是玉笋心之类对他更有益……说到底,是常春们缺乏修炼之法,粗糙地吸收灵石之气,效果当然大打折扣。
白衣常春笑道:“如大人这般人物,小生哪里敢质疑品格?”
傅藏舟很想翻白眼。
这书生,看着坦诚没心机的,其实心眼多着呢!
或者说其很会看人脸色,擅长见风使舵……早看出了自己的心思罢,不会贪掉他真正想要的宝物。
以鬼王之躯的感知力,此地太阴清灵之气充沛,当然知道暗洞里定有天材地宝,比他在精灵出世地搜罗到的恐怕不差多少。
心动自然难免,但……
这份机缘到底属于常春。
回头帮忙拿到暗洞里的东西,他会不客气收下外面这一堆灵石……也是赚大发了。
不过比起宝物,他更看重任务能不能完成。
希望这里真如常春说的,找到什么线索……
傅藏舟倏而止步,暗道至此似乎到了尽头,眼前石壁阻隔,没了去路。
然而……
一只手轻抚着石壁,陡然一个使劲。
轰隆隆的,石门轰然打开。
豁然出现一个不小的暗室。
暗室阴森恐怖。
入目景象,便是“见多识广”的鬼王大人,也有些毛骨悚然。
一盏盏油灯点着火。
石洞上方横着交错着好几根梁,木梁下倒挂着一具一具人骨。
骷髅而已,不至于让傅藏舟感到浑身发寒。
可怕的在于,在最中央的木梁下,倒悬着七八具尚没腐烂的人尸。
每一具尸体皆被剥去头皮、掀去头盖骨。
不知怎么处理的,白花花的脑髓“鲜嫩”如初,倒悬而不流溢,被一盏盏油灯小火慢烧着。
再细看其余的人骨,果不其然,发现每一具骷髅都少了半爿头盖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