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4/4)
“并未瞒报——”大皇子刚要趁胜追击,龙椅上的皇帝却冷冷开腔:“事已发生,当务之急是尽快委派得力钦差下去彻查解决。”
“是。”大皇子有些心惊,忙垂首。
“父皇所言极是。”二皇子暗暗得意,恳切道:
“蒙父皇信任,儿臣负责督办推行商税新政,如今出了事,本应由儿臣去关州亲查,无奈担负多省税务,无法分身,甚愧。”
承天帝漠然颔首,不疾不徐道:“你们确实不宜离京,免得公务交割不清,又出差错。”
此言一出,犹如响亮耳光,“啪啪”扇在争执不休的两人脸上。
大皇子与二皇子面露尴尬之色,悻悻然闭嘴。
“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个合适的钦差人选吗?”承天帝威严扫视众臣。
在场众人心知肚明:关州钦差不好当。
明摆着的:两位皇子互相推诿、皇帝急欲解决问题得知真相,分寸极难拿捏,基本不可能同时讨好三方。
总而言之,谁去谁倒霉。
平南侯出列,胸有成竹道:“陛下,老臣想举荐一个合适人选!”
“谁?说来听听。”承天帝双手扶膝,好整以暇问。
“韩如昆。”平南侯说。
韩太傅登时眯了眯眼睛;大皇子身形不动,余光斜斜扫了平南侯一下。
“韩如昆?”承天帝笑了笑,随即问韩太傅:“可是爱卿之子?”
“回陛下:如昆正是犬子。”韩太傅出列,从容不迫,垂首禀明:“承蒙杨侯错爱,无奈小儿愚拙,委实难当重任。”
“哎,太傅过谦了。”平南侯笑吟吟拱手道:“陛下,据老臣所知,小韩大人机敏聪慧,勤勉上进,加之在北营历练已久,更添本事,实乃青年才俊!故老臣特此举荐与陛下。”
“雍儿,”承天帝来了些兴致,扭头问皇三子:“韩如昆在你麾下效力,他为人如何?”
庆王出列,躬身拱手道:“回父皇:韩如昆负责接洽核验发放军需,目前运转正常,儿臣尚未获悉其不妥之处。”
“唔。”承天帝颔首。
韩太傅处变不惊,谦道:“多谢陛下与庆王殿下赏识。但‘知子莫若父’,小儿虽勤勉忠直,却因年轻而资历甚浅,缺乏经验,不敢误了朝廷大事。”
“唔。”承天帝不置可否。
韩太傅紧接着诚挚道:“陛下,老臣也有一个人选,较小儿更为合适。”
“太傅举荐哪位?”承天帝法令纹微弯。
“新科进士,周明杰。”韩飞鸿说。
平南侯眼珠子定住,咬牙暗恨。隐在文官堆里的周仁霖低眉顺目,忿忿不平想:你们推诿争斗,为何牵扯我的儿子?
“哦?”承天帝笑纹更深。
“陛下,当初进士宴寻花赛上,周明杰的勇猛无畏有目共睹,极有其外祖父雄姿,杨侯之后,想必能压得住民风剽悍的关州。”
因病缺席进士宴的周仁霖登时耳朵发烫:明杰从文,不应有武将粗蛮雄姿。韩太傅骂人可真委婉!
“呵呵呵,”承天帝难得笑出声,慢条斯理道:“好,目前已有两名候选钦差。众卿可还有其他人选?今日内必须确定,关州之乱急等彻查,以免天下百姓猜疑惶恐。”
庆王沉吟良久,出列奏请道:“父皇,儿臣有一人选。”
承天帝讶异挑眉,问:“说来听听。”
“儿臣年初奉旨前往河间剿匪,率部下若干。其中,现任北营参将齐志阳,有勇有谋,稳重又不失灵敏机变,当初他身在前锋营,先行赶往河间筹粮,辗转省府、关州、瓜州等多地,顺利完成任务。”
承天帝一怔,继而颔首:“朕有印象,他是齐海的遗孤,从关中平调入京。”
“正是。”庆王话音刚落,平南侯却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连忙出列道:“陛下,幸得庆王殿下提醒,老臣这才想起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谁?”
“郭达,郭将军。”平南侯慷慨激昂道:
“郭将军年初随庆王殿下剿匪,他是副手,必定极为了解河间民风实情;再有,新科状元容佑棠也是随从一员。派他二人前往关州平乱,岂不万无一失?”
“城门失火。”庆王告知。
“谁是被殃及的池鱼啊?”容佑棠同情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