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金包子的回忆(2/4)
严舒锦说道:“先坐下,别急。”
严启瑜坐在了严舒锦的旁边。
于姑姑端了蜜水来,严启瑜喝了口,这才说道:“我从宫中回来,想着去东城那边买些蜜饯,没曾想在路上看到他与两个中年男子正在争执。”
严舒锦点了下头,示意严启瑜接着说。
严启瑜看向严舒锦:“他与我是同班的,其实我们两个没有说过话,可是我既然看到了,总不好不管,就让侍卫上前询问他需不需要帮忙了。”
“他家境一般,好像和谁都不太亲近,平时除了读书就是抄书赚钱。”严启瑜仔细回想了一下,把那人的情况与严舒锦说了一遍:“他叫汪经奇,成绩很好的。”
严舒锦嗯了一声,问道:“他所求何事?他现在人呢?”
严启瑜说道:“天色晚了,我就先让侍卫送他回家了,其实并不是他的事情,而是他隔壁村子的事情。”
“就是汪经奇在考进竹轩书院前,是跟着一个秀才读书的,那秀才的妻子生第二个女儿的时候难产而亡,秀才也没有再娶,只是他前段时间死的突然,只留下两个女儿和一些家产,没曾想秀才的族人不仅占了这对姐妹的家产,还要把她们给卖了。”严启瑜神色有些难看,说道:“和汪经奇发生争执的就是秀才的族人。”
韩景闻言皱了皱眉头,这种家中没男丁的,在村中算是绝户,前朝有法令这样的人家,产业是分给族里的,女儿也是交给族中照看的。
一般情况下,拿了其家产的人家都会收养其留下的女儿,是干活也好,等大一些嫁人也好,不过是一口饭,没曾想这秀才的族人吃相如此难看,不仅分了人家的家产,还要把人家的女儿给卖了。
严舒锦问道:“那秀才的女儿多大?”
严启瑜:“一个九岁,一个六岁。”
这样的年龄其实有些尴尬,大户人家买丫环,一般都买年岁小一些的或者再大一些可以干活的。
“我听汪经奇说,他打听了,秀才的族人要把这对姐妹卖给走商的。”这才是严启瑜神色难看的原因:“他们这次进城就是商量价钱的。”
韩景忍不住说道:“这太下作了些。”
若是卖给正经的人牙子,大多是养上几日,然后卖给有钱人家当丫环的,只是这两人的年龄,怕是卖不上太高的价钱,而卖给走商的人,多是被带到别的地方,直接卖给秦楼楚馆这类的地方,往往能卖的价钱更高一些。
严舒锦看着严启瑜问道:“贵哥是想到当初的小桃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