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在大秦当病弱贵公子 > 第275章

第275章(1/1)

目录

他原本从晋阳撤军后就要返回栎阳,只是赵侯的动作实在太快,他前脚刚撤兵,后面三晋联军就打到家门口了,弄的他也没法回栎阳,只能赶紧过来布兵防守。

三晋不愧是三晋,一听见要和他们打跑的比兔子还快,栎阳那边的情况传到军中已经是几天后了,太子失踪这么大的事情,就是想瞒也瞒不过去,也没人敢瞒着,要不是景监派回来的人消息传的及时,左庶长府都能被那些老家伙们给平了。

公子虔撑着案几一脸严肃,看到孙大军师点头这才捶了下拳头赞道,“这胆子,是我们老秦人的种没跑了。”

孙伯灵:……

这话怎么听着那么不对劲呢?

您身为太子的大伯,就不担心他在路上出事儿吗?

话说回来,小太子是您一手带出来的,这么一想,他能干出这种事情就一点不奇怪了呢。

好在公子虔没激动多久,在心里把大侄子从头到脚夸了一遍然后细致的问那小子究竟是怎么回事,栎阳那边来信说的简略,还是直接听这人说比较靠谱。

他家大小子跟着队伍去的中原,听说还因此把两个弟弟给得罪了,差点儿就被另外俩小子联手揍的出不来门,没想到驷儿平时看着机灵胆子也不小,不过这种事情有一次就够了,知道他平安到了卫国还好,真在路上遇到山匪,就他那小身材板根本不够看。

做人得有自知之明,不是凭着心头一口热气儿就什么事儿都能干,没出事还好,真出事儿了哭都没地儿哭。

公子虔听完大侄子的英勇事迹,对那小子留在卫国也没说什么,只是将话题转回了当前的战事上,“国内有渠梁在,秦国二十万精兵尽数调来函谷关,这一战军师尽可放开手,老秦人知道轻重,绝对不会有人趁这时候在背后捣乱。”

这话说的斩钉截铁,公子虔也有底气这么说。

秦人从在陇西站稳脚跟开始就很少发生内乱,直到他的祖父灵公逝世,父亲身为嫡子,但是只有五岁稚龄,便被公族中手握兵权的悼子接口年幼放逐出国都,而后悼子继位,是为简公,这才开始了秦国几十年的乱政。

父亲离开秦国在外流浪时只有五岁,回到秦国继位时已经三十有五,是当时的左庶长发动zhèng • biàn将只有两三岁的出公废掉,然后才被迎回国都。

出公年幼,当时掌权的是他的母亲,儿子继位后后那女人就商议着要把秦国的地盘割让给魏国,放弃关中退回陇西以求安稳,然后就被暴怒的公族氏族联手废掉,直接将人沉到渭水喂鱼去了。

从魏国任吴起为将开始,几十年间魏武卒纵横河西,把秦国欺压的只剩下最后一点立足之地,如果不是吴起深陷朝廷争斗被迫出逃,他们在几十年前就可能被魏国吞了。

秦国当时难成那样都不会让魏国在他们头顶撒野,如今只是变个法而已,和打魏人相比什么都不是。

谁敢在这时候搞事儿,下一个沉渭水的就是他们,不信的话大可以来试试。

谁他娘的想退回陇西养马就自己去,老秦人现在种地种的可好了,今天就把话放这儿了,秦国前几十年丢掉的地盘,他有生之年必定会夺回来,阿父没做到的事情,儿子继续努力肯定能做到。

他和渠梁现在有两个人,总比他爹当时单打独斗强。

作者有话要说:看评论区终于有小可爱意识到某个问题,再次为驷儿掬一把同情的眼泪。

问:作者为什么从来不写驷儿全名。

答:还不是因为驷儿的名字太魔性!摔键盘.jpg

第104章

秦国几代乱政之时,魏武卒在吴起的率领下从函谷关一直打到龙门渡,就差把秦人赶到陇西大山自生自灭了。

献公在位二十三年,将国都从雍城迁到栎阳,吃住都在军营年年和魏国打仗,大大小小三十多场战役才堪堪将秦国门户的给夺回来,秦人被魏人压迫了几十年,到当今秦公和公子虔这里,不说国内不缺粮食,就算和以前一样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他们也必须将黄河西岸那些土地给抢回来。

只要河西还在魏人手上他们就永远没法安心,这片地方对秦国来说太重要了,就算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不过现在抢地盘的事情得往后靠,在他们有能耐将地盘抢回来之前,更重要的是度过眼前这个难关。

公子虔在外面时对三晋联军丝毫不惧,可私底下和孙伯灵坐在一起,心里还是有点担心,三晋和秦国是世仇,赵韩各出十五万,魏国庞涓挂帅带兵二十万,联军足足五十万兵马,比秦军的两倍还多,说不慌张那是假的。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