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唐王朱聿键(2/3)
幸而,当时在南阳任官的陈奇瑜在吊唁世子之时,警告老唐王。说世子死因不明,贸然改变世袭人选,说不一定朝廷日后会追究问罪。老唐王心中惊恐,迫于这个原因,他当即任命朱聿键为世子。
崇祯五年,在老唐王去世之后,朱聿键便顺利接任了唐王。
但当时的朱聿键锋芒毕露,心性强硬。不仅杖杀了自己的两个叔父为自己的父亲报仇,还与崇祯朝臣多有冲突。崇祯帝总体对他来说,还算比较宽容,直到他彻底惹怒了前者。
崇祯九年,满清入塞,猛攻北直隶地区,连下数城,直逼北京。朱聿键心切,上疏崇祯请求入京勤王,后者不准。他竟然不顾“藩王不掌兵”的国规,拿出私财招募千余兵马,自南阳出发北上勤王。
要知道朱棣就是以藩王身份夺取皇位的,明朝对藩王的限制可不是一般的严。他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崇祯皇帝,后者勒令他立即返回。虽然知道他动机纯粹,崇祯皇帝仍在满清退兵之后,将其贬为庶人,关入凤翔牢监,由其弟弟继任唐王。
这一关又是七年,直到福王继位,为了招揽宗室才将他放出。后来南京城破,他在郑芝龙的拥护下在福州称帝,改元隆武。
朱聿键虽锐意进取,但兵权却掌管在郑氏兄弟手中。在黄道周的“扁担军”覆灭之后,他携数千明军御驾亲征,欲前往湖南以改变颓势。在中途兵败被俘,绝食而死。而那时,据他再次被放出也不过一年左右的时间。
纵观朱聿键一生,除了幼年的十二年,他剩下百分之八十的人生都是在牢监中度过的。但就是出狱那几年,却造就了他的不同。特别是成为隆武帝之后那一年,改制、定规、图强。最后在势不可为时,以身殉国。
对比一事无成,只知道逃跑的弘光帝,贤愚不分,最后在缅甸落于贼手的永历帝。观处处受郑芝龙掣肘的隆武帝所为,他比着他们何止强上百倍?
因而后世有人说,如果当时不管继承顺序,在崇祯皇帝殉国之后,直接由其登基继位。或可以一改颓势,延续大明江山。当然,这都是人们的一厢情愿,但不得不说隆武帝的能力还是很受众人推崇的。
即使对于南明基本上一点好感都没有的周显,在看到隆武帝时,也是满心的敬服。扶大厦于既倒的气概,明知不可为的勇气,这一切都令人感动万分。
周显暗想南阳府离舞阳城也不是太远,真希望有一天,能有机会去拜见一下这位现今的唐王。但片刻之后,他又不禁莞尔。自己何等身份,一位王爷,哪是自己能那么容易能见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