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115 催化剂(4/4)
好不容易来到北京,叶英去看望沈家人。
沈母随着沈成钧去了东北,不过其他人倒是都在,只不过叶英去的不凑巧,家里没人。
扑了个空的叶英想了想,打算去书店里看看,找几本书带回去。
但路过报刊区的时候,叶英停下了脚步。
“反战游`行。”
这已经是几天前的新闻了,国内的报道略有些延迟。
“这么大规模吗?”
三十万人的反战游`行,不见得有用,但的确声势浩大。
刘冬冬对越南战争倒是有所了解,他到底是个兵嘛,多少也有些关注,何况前年的时候,美国正式搅和进来。
刘冬冬拿着报纸仔细研究,他正心头犯嘀咕,忽然间被叶英抓住了胳膊,“那你有留意到,中央是什么说辞吗?”
她对战争没那么关注,只不过这场战争让叶英想起了—件事。
快七十年代了呀。
大概是前排关注多,再加上当时帖子里清—色的膜拜三哥,让叶英记住了三哥说的那番话。
抄底黄金。
“我记得主席好像说过,这是自寻烦恼?”刘冬冬有些记不清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自寻烦恼。
战争贩子可不是没事找事,这是给国内的军火商谋福利呢。
除了背后的资本家赚的盆满钵满,越战让日本战后迅速崛起,因为物资的补给全都依赖日本。
实际上,叶英也从中赚了不少的钱。
宁县的几个副食品厂,尤其是薯片厂,没少往香港那边去,丰富美国大兵的零食仓库。
抛开这个不提,越战让美国深陷泥潭,也因为这—战争改变了美国的外交策略,开始拉拢中国对付苏联。
政治上的事情叶英没那么大的本事说清楚,可她知道—件事,越战某种意义上是催化剂,美国的经济危机甚至信任危机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这意味着35美元=1盎司黄金的时代彻底结束。
这时候不抄底黄金,更待何时?
“去找欧阳司长。”
刘冬冬觉得叶英有点不对劲,“欧阳司长出差了。”
出差了呀。
“那就去找季部长。”叶英笑了起来,“找老大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