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67 试验田(3/4)
叶英倒也没着急,她先跟绿洲那边联系,问了大豆的事情,正好到了九月底开始秋收,陆陆续续给郭文栋写了几封信,甚至还把信写给了北京农机学院、南京农学院那边,确定自己把网都撒了下去,叶英这才投入到秋收之中。
八月份的暴雨来得及时,这让今年的收成还说得过去。
没什么比看到粮食更为幸福了。
民以食为天,衣食住行才是民之根本。
古人都说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是一个正向反馈。
当然叶英也知道,在她那个时代,种蘑菇的科学家们真的是饿着肚子搞研究。
依靠的是对国家的热爱。
那种精神影响了一代代的国防人,又何尝没有让他们热泪盈眶呢?
但,如果能够吃饱穿暖做科研的话,为什么要让自己饿其体肤呢?
她能做的有限,但有限范围内,让自己更好一些吧。
“叶英,你快过来瞧瞧。”
那边刘排长挥舞着手,整个人都十分的亢奋。
他正在那里挖土豆。
那块是叶英的试验田,已经栽培了三茬。
早前叶英倒是对棉花进行了授粉育种,但赶上了气候不好棉花种的也少了。
她索性把精力放到土豆的培育上来,但效果也不是很好,叶英觉得还是跟天气有关。
开花期的时候虽然及时灌溉,但还是没有让土豆秧喝足了水。
人家也是有脾气的。
叶英放下手里的油桶,小跑过去。
试验田的土豆都是人工挖掘,不像是其他农田里,能用挖土豆机就绝对不让这机器闲着。
刘排长献宝似的把土豆秧递给叶英,“你看,这里的土豆好大的呢。”
生怕叶英看不出来,刘排长又连忙从隔壁的土豆田里搞了几个土豆回来。
“这是那边最大的土豆,你再看看这里的。”
他上手掂量着,怎么也比那边普通土豆重个二两。
可别小看这二两啊。
战场上,二两米饭都能救一个战士的命呢。
刘排长手里两个土豆,对比十分明显。
试验田里的这个,略有些扁长的不规则。
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他们折腾了那么久的土豆改良,似乎有了效果。
不枉费她教这些战士们,怎么样去人工授粉,在烈日灼阳下,照看这些秧苗比自家的孩子还要精细。
“都挖出来,看看咱们这半亩地能有多少收成,回头咱们再试着种一茬。”
食物改良从来都是反复试验,一次存在偶然性,就得一遍遍的推翻再重新来过。
不然,你怎么敢把这些大规模种植,又哪来的底气推给其他老乡呢?
刘排长嘿嘿一笑,“行,那我们继续挖土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