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第九十六章 康熙十七年(2/3)
他顿了顿,留意到朝臣的目光都慢慢凝聚到自己身上后才缓缓开口:“朕要设立中央学堂。”
“中央学堂?”
“这是什么?国子监吗?”
不等在场诸人哗然一片,康熙深吸一口气——这可才是重头戏。
“朕康熙十五年会试共选两百零九名进士,除去仕族出身外共计九十八名,时文各个不错,却大部分人连《方舆胜览》都未曾读完,各是连漠南漠北陇西在大清具体的位置都分不清。
在家五谷不分,就连平时吃的米原本的长相都不知,在京城翰林院著书整理者除外,凡是外派者百中有七八十吏部计分为差。”
康熙越说越是恼怒,深吸一口气才缓和下心情才继续说道:“朕众观多年以来的进士为官者,如此一般五谷不清之人比比皆是。以这样的学识如果前往各处为黎民百姓做事?如何治理天下?”
在场诸人皆是脸红不已。王鸿绪更是直接跪倒在地:“臣等实乃辜负皇恩!”
“朕不需要你们说这些话!”康熙极为冷静的挥手,“朕想要改变科举!”
在场的诸位大臣没有预料到康熙会直接将这个问题抛出,一时之间,整个东暖阁鸦雀无声,甚至连空气都瞬间冻住了,令人连呼吸都困难。
只是拿到面上来,冒天下之大不韪给科举改制。若是成功在场众人可谓是摇曳而上,可是失败就难免一落千丈,更有性命之忧。
半晌,翰林院掌院学士王鸿绪颤抖着上前,胸膛急促起伏,许久才伏在地上泣声道:“皇上,这,这,这万万不可啊!科举乃是千古流传下来的规矩,如若擅自改动,这岂不是动了天下文人的利益,只怕是……光是文人一人一口唾沫,都可以把,把整个朝廷给淹没了!”
他越说越是恐慌,到了最后嘴唇蠕动却几乎说不出话来,只有使着眼色求助其他人。剩下的大臣们一个个面色严肃,这件事对在场所有人都是个冲击。
李霨也开口:“皇上,臣明白您的心思,可是若是操之过急,只怕天下人不知皇上您忧心的事情,只会把皇上视为罪魁祸首!”
“皇上,科举一事涉及天下学子,数以百万计,况且不少人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甚至有八十岁老人都自小读书只为取得功名,若是突然把科举撤销,实在让天下人dòng • luàn。”张英出列,声音坑铿有力。
“皇上,臣认为可不从科举入手。”林如海敏锐察觉到康熙大约是在军演上受到的一定冲击才开始打起这个主意,不过此事可不能操之过急。
更是担心李霨和王鸿绪的话语会惹怒皇上,林如海连忙跟着说道:“若有匠人能力出众或是制作出的用品得当,再另行奖励,甚至封官位。”
康熙摇了摇头:“林爱卿错了,若是按你的说法,除了匠人的后裔,一辈子都在做匠人的人,谁会为了这缥缈的另行奖励或是官位去做匠人?”
“这……”
“当然不会像你们所想的那样,朕可没打算一口气直接把科举给撤销了。”康熙看着台下诸人严肃的表情顿时哑然失笑,“朕打算在京城内置一新式学堂、一家出版社和一间图书馆。”
“出版社?这又是何物?”李霨只觉得自己都快认不清台上的皇帝,怎么会口中出现一个个自己从未听说过的词汇。
“朕将西方的一些书籍进行整理改制后,打算重新印刷出版销售,同时在图书馆也会放置一批,供给家境贫困买不起书籍的学子免费借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