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怎么安排(3/3)
喝了一会儿茶,刘和之问起洛阳的情形,刘牢之捡紧要地说了说。刘和之叹道:“咱们刘家这一代兄弟四人,除了阿禄(刘庆之)年纪还小不论,能支撑门户的也就是大哥和阿全了。洛阳地方情势复杂,大哥能在短时间内站稳脚跟,少不了阿全的鼎力支持,这次更是与大哥一起上阵厮杀。我这个亲兄弟,只能在这里发愁,什么忙也帮不上,说起来真是惭愧!”
翁龢接口道:“家族之中,兄弟们各有所长。东翁能把芜湖照顾好,也是稳定刘家的大计!”
刘牢之点头道:“主簿说得是。二哥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芜湖令,自然帮不上洛阳前线。若他日二哥也能高居庙堂之上,甚至成为一方方镇,自然就能为大哥出上力了!”
刘和之叹道:“想要成为一方方镇,那是谈何容易,不但要朝中诸公赞同,还得有相当的实力才行。哥哥在这芜湖小县为一任县令,尚且有不少人明刀暗枪的来谋夺呢,若是位高权重的一方方镇,岂不就是坐在火炉上一般?”
翁龢也道:“东翁此言不错。要想成为一方方镇,绝非易事,那不但要经过数代人的打拼,还得要机缘得当才行!”
翁龢乃是寒门出身,深知高门士族对次等士族和寒门的打压。要知道渡江以后,门阀势力强大,门第不够高,实力不够强得人,像是路永、范汪等人,即便坐上一方方镇,也难有善终的。所以刘和之和翁和听刘牢之说日后做方镇的话,都没放在心上。
刘牢之也不与他们相争,只是说道:“既然二哥这芜湖令做得不稳当,何不入都中谋求一职,或是择一远郡,积蓄力量,缓缓图之?”
刘和之现在做官,只求谋个出身富贵,至于稍偏远一些或是在朝中任个闲职,倒也不排斥。所以他听刘牢之这么说起来,便点头道:“阿全说的是,这芜湖令实在是惹人眼红,不如换个地方!”
刘牢之对他这副惫懒样子无可奈何,只是说道:“过几日我要进建康,看看能不能为二哥活动活动,谋个好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