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忠孝节义(1/3)
“第二件事就是道德建设的问题。”
这几年刘家的部曲、庄客甚至是奴仆的温饱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但是一些内部的问题,像是相互之间的偷盗、辱骂、打架甚至男女偷情等事,都没有妥善解决,大多都是在基层经过管事们调解,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趁着这次大变动,刘牢之想要一起着手解决了。
“儒家讲究‘忠孝节义’,我们便先提倡这些。”
“对一国之民来说,忠字便是忠于国君;对于一家之众来讲,忠字便是忠于家主。什么是一家之众?刘家的亲族,刘家的部曲,刘家的庄客,刘家的奴仆,这些人都住着刘家的屋,端着刘家的碗,吃着刘家的饭,所以都是刘家的人!”
“什么是忠于刘家呢?始终把刘家放在心上,维护刘家的利益,便是忠于刘家。”
“维护刘家的利益,便是和平时期尽心尽力地为刘家做事,不偷拿刘家的东西和机密出去换钱。战乱时期就是拿起刀枪弓箭,与侵犯刘家的敌人拼死作战,保卫刘家!”
“所以,努力为刘家种地是忠,用心为刘家工作是忠,拼命为刘家作战更是忠!我们讲有道德,第一位的就是忠,没有这个忠字,你做什么都不会被认可!”
徐玉婵没想到刘牢之这么解释“忠”字,急切之间虽然记了个大概,却也怕记得不全,辞不达意,误了刘牢之的大事。她小声道:“郎君,你说得这些奴婢能听懂,只是怕传下去的时候,会有所曲解。能否容奴婢拿纸笔慢慢记下来?”
刘牢之点了点头,喊下人下去准备。
不一会儿陈贺把文房四宝拿来,徐玉婵接了过来,道了谢。只见徐玉婵往砚台里倒了一些清水,拿起一支墨,皓腕轻转,慢慢磨起墨来。刘牢之看着她洁白的手在面前晃动着,竟然有些走神。
半柱香之后,徐玉婵磨好了墨,铺开了纸,开始站在桌前写起字来。
刘牢之道:“今日怕是要写好多字,你这一直站着可不方便,还是坐下来写吧!”
徐玉婵谢了座,在一边斜着身子坐了下来,开始边想边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