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出征的准备(1/3)
四月,晋辅国将军、河南太守戴施,在燕国的攻势下,弃城逃亡宛城,陈佑告急。朝廷震动,派北中郎将庾希、竟陵太守邓遐率领水军救援洛阳。
刘义之终于拿到了朝廷的任命,做起了出征的准备。
自西中郎将袁真上任以来,积极部署豫州兵力,征虏将军刘建被调回寿春。征虏将军本是杂号将军,平时除了部曲亲兵并不专门领兵,作战时才会由主将指定带多少兵马。这两年因豫州刺史空悬,刘建才得以领兵驻扎在马头。刘义之的一千二百兵马dú • lì之后,刘建手下也只余不到三千兵马,去掉刘建的部曲兵,只剩下两千多弱兵。刘建回到寿春之后,乐得清闲,便带着一千部曲,驻扎进了刘氏庄园。
袁真,字贵诚,出自陈郡阳夏袁氏,与谢氏是同乡,算是高等士族。与其兄袁乔不同,他允文允武,是以军功仕进的,在庐江太守任上时,曾经收复合肥。袁真掌西府之后,淮北地区的各郡郡守是桓氏安排的,淮水以南却都是谢氏旧将,袁真想要施加影响力,肯定是先要调整谢氏留下的这些旧将,尤其是这些有将军号而无实授地方官的军将。
(按:袁真在史书上无传,大概是因为其后来反叛的缘故,陈郡袁氏跟其撇清了关系,所以并不清楚其具体世系。按照其年龄和活动的范围来看,其出自袁瑰之后的可能性比较大,此是编者推测。)
寿春庄园里,刘建正在和刘义之商议出兵的事。
“戴施出走之后,金镛城虽然只有两千兵马,但是那里城高池深,万难攻破,唯一可虑的,就是粮草不继!”刘建征战多年,看问题看得还是比较准的。河南郡现在的户口不多,大都集中到几家坞壁里,这些坞壁对晋国只是名义上的归顺,其实对镇守这里的兵将并无益处,既不能征粮,又无法使役。
刘义之点了点头,笑道:“洛阳残破,军粮全靠从其他州郡转运,存粮怕是不多,我这一千多人这些日子吃穿不愁,若是减了伙食,难免会有怨言!”
刘建笑道:“咱们庄子里有的是粮食,怎么会让你们饿着肚子打仗?”
刘义之摇了摇头:“叔父说得哪里话,咱们为国征战,哪有自己出粮的道理!何况我这军中的兵器铠甲,已经花费阿全不少钱财了!”
刘建笑骂道:“这有什么?钱财赚来就是花的,能挣下功劳来,在乎这些做什么!阿全就这点不好,锱铢必较,看着就不大气。自己兄弟,这点东西算的了什么,也值得算账?”
自从刘义之组建新军,刘牢之为他这一千二百人,全部配备了新式的铠甲,前些日子,还特意送来了两百二十柄长刀。不过刘牢之的人不管送来多少东西,那价目和数量都标的清清楚楚,由刘义之签字盖印之后带回,言明由刘义之作战之后,用缴获的人口、马匹等物资来支付这些钱。
刘义之却道:“叔父千万不要这么说。阿全攒着点家当不容易,小侄在军中多年,何曾见过全铠甲的军队,何曾见过半数是骑兵的军队?这都是阿全苦心经营来的啊。若是他到处乱花钱而不讲收益,早晚是要支撑不下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