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兄弟夜话(3/4)
刘牢之这段时间身在江北,对这些事情并不太清楚,反倒是刘和之参加京口士林的聚会,知道些有关谢家的传闻。
“谢中郎自淮北返回建康之后,傲慢不改,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每日里照旧饮宴听曲,听闻最近朝廷对他有起复之意。”
刘牢之笑道:“谢中郎经此一败,不会有什么作为了。他是个高傲的人,经此一事,受到的打击必然不小。虽然他表面上依然傲慢,焉知心里不是悲苦万分?”
刘和之笑着附和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据说会稽王曾经问郗嘉宾,问谢中郎为什么会失掉士卒们的爱戴,嘉宾回应说,他把任性放纵,当成了智谋与勇气。”
刘义之笑道:“嘉宾此言,倒也中肯。”
刘牢之笑道:“如此说来,连执政的会稽王都要对他失去宠信了!”
刘义之笑道:“不止呢,听说大司马问桓子野,说‘谢安石已经估计到谢万一定要失败,为什么不劝他改正错误?’,桓子野回答说,‘自然是怕触犯谢万’。你们知道大司马怎么说得?”
刘义之摇了摇头,刘牢之却笑道:“桓温厌恶谢万,不是一天两天了,应当不会有什么好话!”
刘和之拍手笑道:“阿全说得对!大司马说:‘谢万是个软弱的庸才,还有什么威严不敢触犯的!’”
刘牢之摇了摇头:“晋国最有权势的两个人都不看好谢中郎,他怕是没什么机会了!”
刘和之笑了笑:“要不是谢中郎受此挫折,谢安石也不必四十多了,还要为谢家门户出仕为官,还被人嘲笑了一番。”
刘义之皱眉道:“谁这么无聊,如此落井下石?”
刘和之笑道:“谢安石当年隐居东山时,朝廷屡次征召不就,士林间曾有‘安石不出,如苍生何’之语。这次他出任征西大将军司马,便被御史中丞高崧取笑道,‘足下屡次违背朝廷旨意,高卧东山,众人常常议论说,谢安石不肯出山做官,将怎样面对江东百姓!而今江东百姓将怎样面对出山做官的谢安石呢’,把谢安石说得惭愧不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