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一、江南、江北大营(2/4)
所以,骑墙者不少。
目前,只不过是因为宇文泰在整个局势把控上比较强,所以他们是暂时需要宇文泰来扩张形势,但一旦形势稳定,只怕残酷的内部政治斗争将会开始。
所以,成都之事,宇文泰一再强调,缓步推进,磐石战法,不可过多杀伤士卒。
宇文泰的这种磐石战法,稳如磐石,坚卧不动,步步紧逼。眼下应该是最合适的,毕竟别的地方目前没有大规模战争爆发的迹象,所以,全旭应该是有能力,有时间来执行。
但宇文泰诏书到的时候,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
全旭连战连捷,信心大增,视益州刺史萧为蔑如也,他认为,既然魏军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杀到成都城下,萧刺史冢中枯骨,尚何能为?
还有多强的抗击打能力?
魏军入川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势若风雨,兵锋之锐,如同秋风振落叶。这样的气势,足以令益州胆寒!
本来,魏军就已经对成都完成了战略大包围,陈兵成都城下,但是宇文泰电令扫清周围小据点,令成都失去支援,成为孤城。
这一点他也照办了。
现在,成都已经是一座孤城。
他决定,由自己亲率步骑两万人进逼成都,在距离城外数十里的岷江之北扎营。又下令在江上建造浮桥,以畅南北交通。又令尉迟迥、副将耿豪率领一万余人率中军屯于岷江之南。
两营之间相距二十余里,摆出了决战的姿态。从行军来看,这也算符合宇文泰的精神。但是江南、江北分别大营,全旭并无完全把握。
想到宇文泰一贯来料事如神,全旭立营之后,派人飞马出川,将具体部署以及军事草图禀报给宇文泰。
宇文泰接到全旭奏报,立即大为不爽。立即下诏申饬全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