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四、自相残杀比讨伐敌人要紧(2/2)
你讨伐人家的哥哥,居然对人家弟弟的反扑惊慌失措,没有任何准备。
就凭这一点来说,萧绎其实也就是个草包。
他这时大部分军队都派往湘州去讨伐萧誉去了,城中部队不多,病急乱投医之下,只好跑去监狱里面再度把王僧辩请出来,毕竟王僧辩还靠点谱。
人生有时候就是运气,有时候就会有因祸得福的事情存在。
假如鲍泉没有出卖王僧辩,假如当时王僧辩不是实话实话,假如现在前线包围萧誉的是王僧辩,而江陵留守的是鲍泉,一切可能历史要改写。
王僧辩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当下具陈方略,何处屯兵何处守备,条分缕析,明明白白,萧绎见王僧辩Ian有办法,这才将王僧辩给释放了,立刻委任为城中都督。
王僧辩当即亲至城头,部署守御之策,同时调集萧绎手中的资源,对萧察军中的势力做了充分的部署分析,历来战争,其实就是一个分析敌我双方作出决策的过程。
这日在攻城之中,敌军杜崱所部似乎攻击并不甚力,王僧辩一问,才知道杜某和萧绎是有旧的。
王僧辩大喜,当即谴人悄悄前往杜某营中说项,毕竟,这场战争,对于萧绎来说,目前,守城的人数虽然不占优势,但是萧绎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他是反侯景部队的盟主。
在政治立场上,萧绎的优势以及人心所向是无可比拟的,所以,萧察的部队中一定也有人能够发现这一点。
果然,杜某因为和萧绎是老朋友,所以一拍即合,战争打了没两天,杜某与兄岌、岸、弟幼安、兄子龛各帅所部降于绎。
这个时候,战场上的态势就完全反过来了。
而且,此时天意也不助萧察,萧察作十三营以攻萧绎;因为萧绎的大军这时都在会攻萧誉,所以,一开始萧察占据很大优势。
萧绎曾经派人前往鲍泉营中,请他抽掉人马回援,但鲍泉实非将才,打不下来还不敢撤兵,唯恐萧誉尾随追击,所以萧绎显得特别狼狈。
即便,萧绎临城换将,果断火速的提拔王僧辩,阻止住了萧察的攻势,但这时,萧察还是占上风的。
但就在这个时候,上天忽然平添暴雨,平地水深四尺。萧察军队驻军城下,受暴雨侵袭最为明显,他不像萧绎是守城方,吃饭住宿都没问题。
暴雨侵袭,部队搭建的土灶膛立刻就崩塌了,生火做饭都很麻烦,找不到火源。
而且攻城更麻烦,毕竟攻城是佯攻,需要城下的弓箭手不断的以箭阵压制对方的守城士兵,给下面的将士肉搏登城提供支持。
但是一下雨,弓弦的筋胶软化,弓弦拉而不开。
晚上睡觉也成问题,平常的时候,士兵夜间简易的军榻,离地不及两尺。这下水深四尺,还睡个毛?
这暴雨这么一搞,从饮食到进攻到休息,全成问题。
而且,军中并无阴阳学家,长江边上又多雨水,谁也不知道这雨下到什么时候,王僧辩每日于城上鼓噪,萧察不胜其烦。
王僧辩又多做思想工作,什么自助者天助云云,什么萧绎才是代表了正确的道路云云,什么上天已经做出了最好的选择云云。
萧察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