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四九、历史的记载(3/3)
南兖州刺史临成公萧大连、湘东世子萧方等、鄱阳世子嗣、北兖州刺史湘潭侯退、吴郡太守袁君正、晋陵太守陆经等各还本镇。
邵陵王萧纶奔会稽。
柳仲礼及弟敬礼、羊鸦仁、王僧辩、赵伯超等人这个时候所想的还不仅仅是退兵。
他们直接打开营门投降了侯景,军士莫不叹愤。
这些人投降之后,入见侯景,先拜侯景而后见萧衍;可见在他们心中,孰轻孰重已经是昭然若揭。
萧衍望着这些坐拥十余万兵马而见死不救的麾下,气愤填膺而无可如何,这些人见他也不如何客气,只是虚伪敷衍。
倒是柳仲礼的父亲柳津刚正了一把,痛哭不许相见:“我没这个不孝儿子,让他滚。“
湘东王萧绎这时使全威将军会稽王琳送米二十万石以馈军,至姑孰,听闻台城陷落,沉米于江而还。这也是个傻叉举动,这些粮食,简直是糟蹋。
不过,侯景在这次入台城之后的举措之中,也有一些失策的地方。
大的方针政策,不搞德化就算了,毕竟,侯景这个人讲道德比较为难,他的失策还不在于此,而是对于来投降的诸将,侯景没有很好的安抚。
诸将之中,有一个人叫王僧辩,这个人其实来援建康还不久。
王伟劝侯景将王僧辩杀了了事,觉得诸将之中,他人皆不足虑,唯独王僧辩这个人,看着像有点会搞事的样子,但是侯景没有听从。
侯景对于王伟,如果事事听从,那就不是侯景了。
这个世上的枭雄对谋士,都不会事事听从,但偶尔又听那么几次,这当然也是吊谋士的一种方法,你以为你的计策我不用,不,我用了。
你以为你的计策我都用,那也未必,这条计策,我不用。
对枭雄而言,谋士也相当于驴子,时不时的给一根大白菜吊着。
在侯景而言,他初得建康,而且他是羯人,不是汉人,对南人有异心,猜忌心,是很正常的,他在南朝一点儿基础都没有,忽然之间,这么多汉将投降。
将他们全部留在身边,他自觉比较危险,于是,大部分汉将,他又把他们遣送回去了。
其实,这时候,杀掉他们才是最安全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