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0四、谁说绝境就没有办法可想只要敢想办法总比困难多(2/2)
不到一个上午,整个长安城内凡是热闹处都贴上了这份公告,宇文泰随即在长安城头,发表了当下形势严峻的重要讲话,号召百姓箪食壶浆以慰问王师。
在此,他坦诚的向百姓述说了当前王师遭遇到的困境。
然后,他宣布了几项举措:一是这次官府不组织征粮;
二是官府虽然不组织,但是还是希望家里有余粮的百姓踊跃捐粮;
三是对于捐粮的百姓,官府这次也没有办法、没有时间、人力来进行护送,因为下一步,宇文泰自己也要去凤翔前线了,希望老百姓能够自发支援前线。
四是对于这次自发支援凤翔,自己送口粮去凤翔支援前线官兵的到时官府会有登记发给凭证,按照当前市价的三倍给予偿付,同时,免除下一年赋役。
他才说罢,已经掌声雷鸣。
百姓们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这么对他们开诚布公的大官,这样坦诚官府的困难,这样对他们实事求是,说真话的官员,过去,官府总是爱说假话。
在雍州这么多日子,他的诚信、他说的每一句话对百姓都是承诺了的,落地了的,对百姓从来没有一句违负,以至于百姓们纷纷说到:“早逢宇文使君,长安岂会沦为贼域?”
于是,在宇文泰做完演说,饮马就道之后,有不少百姓已经带着口粮跟随着他向凤翔进发。
这一番说话,直接把官府的痛点和百姓的供给能力相结合,完全可以算供给侧改革了,甚至可以说是宇文泰以长安城头为平台,进行的一个以一点对多点的网络直播。
这次讲话,在古代,直接提供了另外一种军粮供给方式。不再由军车押送,而是由百姓自发供给。
这中间省去了不少流通过程,省去了官府上门征收过程,省去了官府集中打包过程,省去了官府征调民间骡马的过程,极大的缩减了从长安运粮到凤翔的时间。
凤翔城下,杨忠还在痛苦之中,他几乎是很不甘心,宇文泰那他都不知道怎么交代。
他甚至设身处地想自己如果是宇文泰,自己能怎么办?会怎么办?他想办法,但是想来想去却总是无法可想。他目前只能等宇文泰的回书。
在等待回书的时间段内,他几乎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走来走去,惶恐不安。
达奚武和全旭等人也一个样,一个个都已经绝望,他们是带兵的,知道军粮缺乏的重要性,当年,官渡之战,袁绍就是在乌巢的军粮被烧然后彻底被曹操击败的。
乌巢军粮被烧,就是官渡之战的胜负手。
无疑,这一次,费连忠采取的也是同样的办法,他们集中在一起,想了很久,好在武功郡距离凤翔不算太远,他们还有时间等待宇文泰的回信。
不过,他的内疚与自责很深重,军中的士气、军心也不稳。关于军中缺粮的言论,由于众所周知的战败,也不好意思定义为谣言,从而借脑袋平息众人的舆论。
长孙无垢就是在这个时候抵达凤翔城下。
见到长孙无垢,众人几乎就像是见到了救命稻草一般,因为长孙无垢最能代表宇文泰的意志,一众将领,一见长孙无垢,都露出希冀之色,希望她带来的是宇文泰的撤军命令。
不过,他们也瞧出长孙无垢的神色也很凝重。
全旭和王盟与宇文泰毕竟是亲戚,最先发问:“明公有没有收到我们撤军的消息。”
这话自然是有些明知故问,如果没有收到,长孙无垢怎么会来到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