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00、凤翔城下的胶着(2/2)
还有多强的抗击打能力?
杨忠军入岐州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势若风雨,兵锋之锐,如同秋风振落叶。
这样的气势,足以令万俟丑奴肝胆俱裂!
杨忠当即部署自己亲率步骑两万人进逼凤翔,在距离古凤翔并不甚远的汧水扎营。又下令在汧水上建造浮桥,以畅南北交通。
同时让达奚武率领一万余人屯于汧水之南,据汧水上游之势,两营之间相距三十余里,摆出了决战的姿态。
两军扎营后,杨忠立刻派人飞马至武功郡,将具体部署以及军事草图禀报给宇文泰知道。
宇文泰接到杨忠奏报,不由得大惊失色。立即檄书告诫:“不可轻敌。另外,让达奚武移营,迅速与杨忠靠拢,凤翔在近,两军怎么能相隔三十里。”
万一城内敌军冲出来,以一部分敌军牵制住杨忠,专门攻打达奚武呢,达奚武虽然善战万人敌,但是一万余兵马,是不足够的,因为我军进入岐州以来,岐州整个兵马收缩。
虽然杨忠军接连取胜,但是敌军由于快速收缩,其实并未有绝大损失,而是都龟缩凤翔城内。
如今这种形势,他们有可能狗急跳墙,困兽犹斗,若破达奚武,则杨忠军也会受影响。
聪明的宇文泰这次又判断正确。
只是可惜他的檄书还没送到达奚武营盘的时候,万俟丑奴已经命令万俟道洛、尉迟菩萨向杨忠发起了猛烈的反击。万俟丑奴,这位盘踞关中的大贼,他想用实践证明他也不是吃素长大的,在军事上也是有两把刷子的。
如果说宇文泰的判断有什么误差的话,那么就是宇文泰原本判断杨忠会进攻达奚武,因为达奚武是偏师,而且兵力相对杨忠而言要寡弱一些,兵法上对付联军一般是攻弱守强的。
不过,万俟丑奴并不懂兵法,他只知道杨忠如果和达奚武联军一处,他还有些畏惧,现在两军分开,杨忠几乎算得上是背水而阵。
于是万俟丑奴布置重兵攻击的是杨忠,当他看到杨忠露出破绽后,急令部将费连浑率一部万余人死死地将达奚武牵制住,让其无法来援杨忠。
而对杨忠,万俟丑奴投入了近七八万的军事力量进攻。
万俟丑奴整个岐州的压箱底部队其实都荟萃于此,他一开始执行的就是收缩政策,他的岐州兵马虽然丢失大量岐州关隘,但是整个兵马并未损失多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因为恐惧而收缩,误打误撞的与兵法所谓不争一城一地的得失也相吻合。
与兵法集中优势兵力的做法也相吻合。
这就是战争的魅力之所在,因为战争中,有时候傻瓜的行为也有可能暗合兵法,有时候天才的行为却与兵法背道而驰。
兵法家大大韩信说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正常来说,万俟丑奴的兵马攻击达奚武的一万余人,更为有效,一般来说,对付联军,本应该选择先攻击弱者;
如果他以这么多兵马攻击达奚武,达到全歼的目的,杨忠孤军可能就会逃窜了;
但他以这么多兵马,攻击杨忠,杨忠麾下也有小三万人,想要全歼就太不容易了,最多也不过是击溃而已,击溃的部队,只要收拢收拢,士气复振的战例还是很多的。
这是军事上的常见案例。
万俟丑奴显然没有好好认真读过《管子》:凡用兵者,攻坚则韧,乘瑕则神。攻坚,则瑕者坚;乘瑕,则坚者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