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九一、萧绎之死(3/3)
所以,他还是拒绝了,最后说了一句话:“人家对我好,我反而偷袭人家,不祥。”
这句话,当然很快就传到了于谨的耳朵里,于谨笑笑,一笑置之。
这个小小的fēng • bō就到此为止。
此时,王僧辩的增援部队已经靠近,听闻江陵城破,萧绎被擒,增援部队于是驻扎停住了。
于谨传召萧绎,请他为书召王僧辩降,萧绎拒绝。
于谨冷笑:“阁下如今岂得自由?“
萧绎长叹:“你也知道我今天不自由,我今天不自由,王僧辩又岂能不知?又岂能由我?“
于谨哈哈一笑。
萧绎这时又从长孙俭求宫人王氏、苟氏及幼子犀首,俭并还之。对于将死之人,魏朝也还算是仁至义尽,让这个坏皇帝临终之前还能有一点人伦之乐。
有人曾经问过萧绎:“你为什么要烧书呢?“
萧绎长叹:“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
此后不久,萧绎既为魏军所杀,萧绎还想去长安面见宇文泰质辩一番,他自以为自己皇帝身份贵重,要死也要死得有尊严,这里的魏朝诸人,不配杀之。
但宇文泰对萧绎,几乎是等闲视之,觉得他简直不知天高地厚,听闻于谨汇报萧绎不肯招降王僧辩,立刻下书处死。
既不肯召王僧辩来降,那么萧绎已经没有什么用,养着他还耗费粮食。
于是,大陈士众,杀之。
不过,还是尊重了一下他的帝王身份,没有斩杀,首级分离。
而是采取用土袋压死的办法,一堆土一堆土装袋,压在萧绎身上,这个方法其实对于帝王来说,当然也不好受,最终屎尿屁都压出来。
萧绎死后,萧察以布帕缠尸,敛以蒲席,束以白茅,葬于津阳门外。
萧绎诸子愍怀太子萧元良、始安王萧方略、桂阳王萧大成等,皆死。
萧绎这一生,如果没有野心,其实是一个好书生,他性好书,常令左右读书,昼夜不绝,虽熟睡,卷犹不释,或差误及欺之,辄惊寤。
他写作文章,也能援笔立就。常言:“我韬于文士,愧于武夫。“
萧绎之后,魏军开始讨论新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