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社团(2/4)
肖萌看着他那张面无表情看似毫无谈判余地的脸,简直欲哭无泪。其实肖萌的人际交往能力相当好,再加上颜值优势和身为双胞胎之一的加成,朋友很多——这么多年来她很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遇到这种对方冰冷以待拒绝交流的局面,经验有所不足。
于是,她默默低下头,伸出手用了点力气把那张表从男生的脚底抽出来。
暴力手段成效显著,“哗啦”一声,纸裂开了,肖萌拿着裂了一角的表格站起来。
这边王聪已经和第一排的同学们已经重新收好了散落的文档,他注意到肖萌这边的动静,一瞬间就明白她的窘状,连忙拿了张新的表格递过来:“肖萌,没关系,坏了就坏了,表格本来就有多的,我再给你一张。”
“没什么,不影响,社长,”肖萌连忙说,“我就填这张。”
意识到她已经耽误了全社团上下不少时间,她也不好走得太远,就在男生身后的第三排角落里落座,拿出笔开始填写。
王聪看她态度坚决,表情复杂的看了看墙角的男生,不再说什么,重新回到讲台前,激情澎拜地开始介绍起人工智能研究会。
是的,这是肖萌升入大学后,第一次参加社团的会议。
今年六月,肖萌和全国的多数同龄人一样参加了高考,凭着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这所全国知名学府的信息科学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读。
她进入计算机系有一定的偶然性,这并不是说她不想念本专业——实际上,她颇有一些编程功底,在高中时还参加过信息学的奥赛,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走太远,最后止步于省赛二等奖。好在上帝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你打开一扇窗,奥赛失败后她专心准备高考,成果卓然。这次高考中,她发挥得非常出色,在考场有如神助,分数喜人,再加上自主招生加分,成功进入了本校的王牌专业之一。
开学一个月后,新生们对大学彻底熟悉起来,学校周围哪里可以玩哪里有美食被大学生们摸了个透之后,一年一度的百团大战也开始。各种社团协会开始招兵买马,肖萌也在一轮评估后加入了人工智能研究会。
人工智能研究会是华大发展得最好的几个学术型社团之一,“最好”这个词意味着丰富的人脉关系,较为丰富的资金,强大的社会资源,以及一帮出色的成员——肖萌听说,本学院里很优秀的一些同学都是本社团的成员。
社团的每个成员都有任务:在每周一次的社团会议上,把自己看到或者读到的资讯拿出来跟众人交流,还可以提出问题回答问题。那么多眼界开阔的优秀学生聚集在一起,关注和讨论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里的最前沿的消息,总比单打独斗强得多。
近几年来,各种媒体把人工智能渲染得神乎其神,上次80岁的老太太,下至三岁的的幼儿园小朋友都能说出什么神经网络、机器学习之类的名词。因此蜂拥而来想加入社团的学生不少。愿意入社的人多,能入社的人就不那么多,肖萌则因为是女生身份毫无难度的加入了社团。整个信院的女生比例不超过20%,社长王聪只翻了翻她的简历就露出了和蔼可亲的笑容说“欢迎欢迎”。
随后她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一周后,王聪通知她来参加本学年第一次社团活动,让新生和社团里的骨干前辈们认识一下。
自己得以加入这个高端协会的原因,肖萌知之甚深,她不希望别人因为自己的性别而看轻自己,打定主意发愤图强,要在这片优等生如林的学校里奋斗出来自己的光辉,岂料第一次参加社团活动就因为迟到闹了笑话。
至于为什么迟到,那绝非她的本意——她刚刚从图书馆出来,就发现自行车被偷了。这可是她入学时才买的自行车,花了爸妈近一千块钱,时至今日也不过骑了一个月。她怒火攻心,在原地找了十分钟自行车,眼看社团集会的时间越来越近,才不得已一路小跑赶到了开会的教室。
肖萌听着讲台上王聪富有激情的演说,想起自己那被偷的自行车,又看着那半残的信息登记表,感慨着这一天真是糟透了——她默默叹了口气,不自觉地开始观察坐在自己前方的那个男生。
她惊讶的发现,他耳中还塞着耳塞,手上翻书不停。可想而知,社长的慷慨陈词他肯定一句话都没听下去,肖萌真的很想问一句:这位同学,既然这次社团活动对你来说完全没意义,那你坐在教室里是干吗来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