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旧瓶装新酒(2/4)
儒学和基督教、佛教的区别就在于后者是人的宗教或者称他们为教堂的宗教,而前者是社会的宗教或国家宗教。儒学其实不能称为宗教,而是一种做人的君子之道。
从这个意义上讲,儒学有它的生命力,可以批判地继承,不能全盘否定。
清末民初,当中西方文明发生冲突,几乎所有的中国先进分子都主张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毫无保留地吸收西方文明。
但在一水之隔的日本全盘西化后焕发出强壮的肌肉后,一些人便把中国的落后归咎于文化的落后,然后一批又一批官派学生出西洋、东洋,去寻找适合于中国的道路。他们在见到工业化的发达,比照国内传统农业社会的落后,自然就产生出改造甚至摒充旧文化的念头。
这其中有名的人物还不少,甚至一些文字改革家还产生出汉字汉语不行了、要对其全面改革的想法,如钱玄同就主张废除汉字等。
到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过程中也弥漫着一种浮躁、溃散、不讲原则、不负责任的气氛。由于全方位的落后,优秀的知识分子总是想追赶上世界的步伐,在肯定和追随西方科技、政治、文化的同时,也会简单地把落后归结于文化传统上的滞后,粗暴而非理性地否定中国传统中的东西。
就像主张白话文的同时,提出“砸烂孔家店”之类的口号。他们不知道,文化和传统是无形的,抽刀断水水更流,是断不了的,就像树的新生,新枝芽肯定是从老枝上发出来的。
文|革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割裂最严重的时期,“破四旧”,知识分子dú • lì精神和风骨被彻底摧毁,传统的道德规范:忠孝礼义廉耻信勇统统不见了,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在大陆断代。
张汉卿觉得,穿越给他带来的好处,是有机会改变中国命运的同时,也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辉煌的文化氛围:让他们以中国的优良传统为荣,以崇洋媚外为耻;让中华文化包罗万相、包容兼蓄的传统延续下去;让东方文明照耀这个星球、让汉语汉字成为世界人民心中的尊宠。
这个办法就是用强大的中国重新焕发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优越性,这是个长期的过程。在短期,他准备用一种非教条式的宣传来强调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
因为他是一位政治界的名人,又在文化界有一定的影响,他准备让国人看到,改变思路的传统文化,一样可以旧瓶装新酒,重新焕发新的活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