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博弈(3/4)
相反,在这一场场战略博弈中获得胜利的,都是将自己的对手减到最少,将其打击面降到最小的政治家。这些政治家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同时选择两个对手作战,最经典的战例是1962年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
1962年的中国国内正面临严重自然灾害,蒋介石在东南准备反攻大陆,苏联在北方制造xīn • jiāng居民“外逃”事件,印度借机在中印边境蚕食中国领土。在这三面危险中,**从创口最小的西南方向出手,并巧妙利用了古巴导|弹危机,将战争控制在有限范围内。
10月20日,美国封锁古巴海域,苏美剑拔弩张。当天中国全线反击。11月20日,肯尼迪宣布最后结束封锁,11月21日,苏联也对军队解除了动员令。当天中国对印度全面停火。
战机的选择始终没有给第三国插手并使印度由此获得盟友的机会。一仗下来,周边对手基本偃旗息鼓。1964年赫鲁晓夫被赶下台、尼赫鲁去世、中国成功试爆了原子|弹。中国安全格局由此打开。毛伟人这段用兵经验实在值得我们后人总结。
张汉卿也想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无论是日本还是英美、抑或是在目前一党专政理念类似的苏联。但是依照中国的国情,现阶段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的。
不要讲已经工业经济雄踞全球第一的美国,就是“日渐落”帝国的英国,其海上力量已不是中国所向背,还有中国的千年毒刺,让中国深陷亡国恐惧的强邻日本,每一个都是仿佛不可逾越的高墙,沉重地压在中国身上。
英美远在万里之外,对中国没有领土的觑觎,只有利益上的纠纷。与英美的战争,会把中国拖向无底的深渊,最后没有胜者。
日本则不同,一直在东北亚磕磕碰碰图谋发展的日本,由于国力与地理限制,其本身并不能打得起一场大规模的消耗战,其军事力量,除海上中国暂无法一较长短外,陆上中国完全可以不怵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