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且战且退(2/4)
董彦平立刻陷入两难。两条腿的人民军肯定无法和四条腿的匪徒展开机动战,步兵的优势在于布防和阵地战。但是从匪军盯了他们一夜看来,他们在吃了强攻的亏后已经转变了打法。
黑喇嘛就是这么想的。
昨晚的一场突袭,他为此筹划了好长时间。其实从人民军出酒泉的那一刻起,他已经把底细全部摸清了。
为了给人民军一个教训,他放弃了在来时的路上袭扰,就是怕一旦人民军失利,会很快地缩回酒泉。当对方到了公婆泉后,重要的水源已经消耗近一半了,经过几天的苦行军,人员也开始有些疲劳。这时候才是动手的最好时机。
他先是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夜袭,利用自己地利的优势以及夜晚敌我不分的困难,几乎动员了一半的匪军参加了这场战斗。进行了近一个小时,开始非常顺利,打了人民军一个措手不及。
但当人民军的重机枪响起来之后,一切迅速恢复到战前。
在陆军中,一直有“新兵怕大炮、老兵怕机枪”的说法。大炮动静大,听着挺可怕,可是老兵们都知道,别看大炮打得欢,可人家不是把步兵当作打击的对象,壕沟、拦阻网、工事、机枪或炮兵阵地才是人家的菜。
炮弹飞来,趴下可保半条命,蹲坑几乎能全身。当然被直接命中也没啥好怕的了,死得不能再死还有什么好想的。
反而是机枪,作为压制步兵火力的利器,天生就是为割步兵的命而生的。无论远近、一撸一片,擦到就是伤,打中不是伤筋动骨就是血肉模糊。
戈壁滩上恰恰相反。大炮罕见,普通士兵对它倒没什么印象,但机枪可是见识过的:xīn • jiāng的守军有,最早的马鬃山匪军见识过;安蒙军和后来的蒙古守军有,亚洲骑兵师的残兵领教过,那是骑兵的天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