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三年之期(2/4)
宁道古沉吟片刻,颌首赞同道:“陛下言之有理。”
韩端又道:“道教经籍多如牛毛,其中有不少极其荒谬,甚至还有别有用心之徒伪托先贤之名所作伪经。”
“你可召集教中高道,重新整理考证经籍,并将其中与大明律抵触部分尽数清除。”
“此外,还需整顿教众,凡道心不诚,不能潜心修行者,作奸犯科者,妖言惑众者,一律革除。”
要按韩端所说,这整顿道教还真是一个大工程,首先重修经籍这一项,就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而且前提还得是众多有道之士共同参与。
但宁道古心里也很清楚,这是道门崛起的一个良机,重整经籍更是一场大功德,这样的好事,哪怕是付出一些代价,他也根本没有理由拒绝。
“其三,朕准备重设道正司管理道教,教中德高望重、品行端正者也可入内为官。”
南朝梁时,朝廷曾设道正司,任命大小“道正”掌理道教,后梁武帝抑道扬佛,道正司形同虚设,陈朝取代梁朝之后,陈霸先更是直接将其取消。
如今大明禁佛教,却是时候重设道正司了。
对于韩端的这个决定,宁道古并不感到意外。
佛也好,道也好,没有皇帝和朝廷的支持,都只能苟延残喘,更别想发扬光大,而朝廷也不可能放任其野蛮发展,最终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这一点很好理解,而且也有例可循,并非故意刁难,宁道古没有多加考虑,便点头应承下来。
韩端却又竖起一个指头:“朕还有最后一个条件。”
“南朝佛教被朝廷、百姓荣养已久,僧众规模远超道教,如今朕灭佛崇道,断了佛门生路,僧人们对朕可谓是恨之入骨。”
“宁先生已经知道昨日朕在北亭街遇刺之事,朕觉得,这样的刺杀应该不是最后一次,然而朕身边的侍卫战阵厮杀可称猛将,对付这种刺杀却差了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