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观澜(中)(3/4)
宣景帝再不受宠,他到底是长子。
现在孝宗皇帝没了,如果桓观澜只是压着宣景帝的话,以他的势力跟实力还是可以的。
但在这基础上再分心两国交战……岂不是正好给高密王怀疑他图谋不轨的机会?
到时候,大义就会在高密王那边。
周文氏平缓了下因为情绪激烈的喘息,低声道,“从穆宗皇帝驾崩到现在,从桓相进入朝堂迄今……已经是宣景十年了,桓相还要自欺欺人么?今上根本不是可以期待的人!如果再这么等下去的话,下一位小儿,下一位桓相在哪里?他们是否还会有咱们这两代人的决心?!”
“明君贤臣,从来都是稀少的。”
“设若他日你我俱坏,奸佞执政……大穆岂非终朝都要承受茹茹的侵袭之苦?!”
“到那时候,桓相在九泉之下,可能心安?!”
她眼中有泪花,“我周家上下五代,都有牺牲一切保家卫国的决心,却不知道桓相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为的是什么?”
为的是什么?
彼时的桓观澜什么都有了,名声地位,权力声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虽然宣景帝因为宠爱舒氏姐妹的缘故,已经出现跟他离心、同他疏远的征兆,但只要他愿意挽回,并不是什么难事。
何况更简单的,他只要不再旗帜鲜明的反对舒氏姐妹,舒氏姐妹恨不得反过来说他的好话……
这种时候辛辛苦苦,图的无非就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孝宗皇帝陛下到驾崩的那一刻,都
是希望立高密王的,可是这位知道不可能将帝位传给爱子的皇帝,也在临终前,拉着桓观澜的手,将宣景帝,以及覆灭茹茹之事,都托付给了他。
“若是太子不肖,可再立新君。”奄奄一息的孝宗皇帝艰难的叮嘱,“茹茹……必灭……此先帝遗愿……朕无能……未能告慰先人……吾儿当为朕完成……”
皇帝以“孝”为庙号,在位期间的评价不算高,因为相比多次力挽狂澜的穆宗皇帝,他只是很勉强的守成之君。
而且由于元后无所出的缘故,偶尔宠幸的孟氏不被宠爱,连带所出庶长子也成为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偏爱柔贵妃与莫昭仪。
爱屋及乌的希望立这两位的子嗣。
为了储君之争,君臣博弈了大半朝。
临终前帝位给太子而遗泽尽归高密王的做法,更是为宣景一朝错综复杂的局势留下了祸根。
严格来说他不是个好皇帝。
既没能完成穆宗皇帝的遗愿,也没有栽培出一位出色的继任者。
可他确实很孝顺。
桓观澜至今记得这位皇帝的节俭与谨慎,他从登基开始就将覆灭茹茹当成了最上心的事,带头节约着一分一毫以充实库房,为灭国之战做准备。可是因为能力,因为国情,最终连北伐的启动都没完成。
周文氏说穆宗皇帝驾崩之际是没有瞑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