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汉匈之势(3/4)
被激将的龙套激动得手臂都在发抖,他举起利刃,刀尖指向汉军车队,双腿用力一夹马腹:
“驾,咚咚。”
马蹄声作响,龙套卷起一小股烟尘,化作一条拉长的土黄色线,追赶已经冲完小半路程的反对头头。
“……”
“万事开头难”、“有一就有二”,就像这些颠不破的道理一样,在第一个人站出来后,短暂的沉默对视后,很快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脑袋掉了碗大的疤,十多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不就是杀汉狗,说的好像谁不敢似的,你耶耶我在漠南砍汉狗的时候,你小子还在吃奶呢。”
诸多打气、鼓劲的言语响起,站出来的“勇士”们努力克制住颤抖的身体,让自己不怕汉人。
紫轩(解释):自己又怎么让自己不怕汉人,对某人畏惧与否难道不是自己说了算的吗?
话有点绕口,但解释起来并不费劲,那就是——
匈奴兵是真的怕汉军的,这种“怕”在过去二三十年的数次大败中达到了顶峰。
休屠王、昆邪王为什么要投降?昆邪王为什么发了疯似地火并友军?霍骠骑又为什么一骑入营,数万骚动的匈奴人甘愿降服?
除去恼羞成怒的单于想要算后帐,还不就是被霍骠骑打怕了,不愿意和南边的人为敌了吗。
要知道,“最大将军青,凡七出击匈奴,斩捕首虏五万馀级”和“最骠骑将军去病,凡六出击匈奴,其四出以将军,斩捕首虏十一万馀级”,这两条记载可不是我常公“奸敌一亿,虎踞宝岛”的精神胜利法!
这十六七万颗脑袋都是一颗颗被军正点过的,就算偶有夸大,错缪也不会超过十分之一,基本保证数字可靠的。
换言之,北面的匈奴人是真的叫卫霍二人从元光五年,五将军击匈奴开始,到元狩四年漠北大战结束,凡一十二载间杀掉了十多万人,其中还以作战的兵卒占主要。
这,对一个控??四十万的百蛮大国,无异于走在亡国的悬崖边上。
“……”
当然,汉朝的损失同样不小,死亡数字只会比匈奴多,不会少。
但问题是,在百蛮大国总人口加起来不过关东一大郡(百万口)的情况下,十二年总计不到二十万的战斗减员只能勉强算是伤到了元气。
更让匈奴绝望的是,经过十多年的“休息”,灭掉朝鲜,将两越纳入为郡,出使搞定西南夷,平息羌乱的大汉虽然带着一身疲惫,却也终于能腾出手来,开始着眼于北方的荤粥(xuny,指作匈奴,也可以说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只是这一称呼被匈奴继承了下来)。
紫轩(叹气):平心而论,如果不是后来姐夫皇帝想一出是一出,把国力浪费在维持中亚霸权的远征当中;小舅子将军的本事又太不给力,十万大军一波葬送。
这么大的国力差距已经超过了有限的战术胜利,又是一个换猪系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