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日月(2/3)
与此同时,获悉敌人在此登陆的其余各部队,纷纷从全岛各处的滩头阵地撤出,源源不断地开赴港口区。
原本,唐人街的民兵编制为一千人,缴获了小鬼子的装备后,扩充至两千人,加上唐紫红所部的二百人,总兵力达两千两百人,分为二十二个连,统称为星曼盟军,简称盟军。
总指挥为小明,宛若和唐紫红为副指挥,甘当他的副手。
而小鬼子的兵力情况,据宫大交代,一艘驱逐舰,可以搭载五架直升机、两千名士兵和三辆水陆坦克车或三十辆军车。
如此分析,双方的兵力接近,小鬼子的优势,在于武器装备,拥有制空权和制海权,当然,坦克也是不可小觑的地面力量。
盟军的优势,则在于熟悉地理环境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可谓地利人和。
唐人街作为后方基地,提供后勤支援。
在后续部队不断开进港口区的时候,前方的观察哨不停地报来信息。
敌军占领了码头区,建立了海岸防线,开始大举登陆集结。
根据目测,敌军的兵力至少在一千人以上,还有三辆水陆坦克也开上了岸。
小明要跟时间赛跑,在前敌指挥所不停地联络先后到达的各路兵力,进行作战部署。
他并没有投入全部兵力,在唐人街留下了五个连,保卫大本营。
在全岛的各处,也分布了五个连,保护疏散的民众。
投入港口区会战的,一共十二个连。
前敌指挥所设在中央火车站。
如果说,港口区是全岛的咽喉,那么,火车站就是这个咽喉的小舌头。
也就是说,欲占全岛必先拿下港口区,欲拿下港口区,必先夺得火车站,牵一发而动全身。
小明以火车站为轴心,在南面的方向,也就是港口区和码头区之间,分外层、中层和内层布下三道防线,每道防线,投入一个连的兵力,和敌人打攻坚战。
而在火车站周围,部署了两个连,由他亲自指挥,坚守到底。
剩下的七个连,除去两个连作为预备队,潜伏在港口区通往唐人街的西北方向,另外五个连,则分散在火车站以北的区域,做好和敌人巷战的准备。
当盟军的部署接近尾声,小鬼子也完成了战斗集结,很明显,敌人没有耐心等上一夜。
此时,天色渐黑,港口区会战迫在眉睫。
小明向全军发出号召,与敌人寸土必争,必教小鬼子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有如黎明前的黑暗,大战前的宁静同样令人窒息。
蓦地,密集的炮火撕裂了灰黑色的天空,敌人以一轮覆盖式轰炸,拉开会战的序幕。
炮击过后,一颗颗照明弹照亮了夜空,敌军以三辆坦克为先锋,兵分三路,向盟军部署在外层的第一道防线,展开攻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