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交州(1/2)
张宇霆顿了顿又介绍了一下交州的布局,因为他们的任务是拿下扬州后,直接占领交州。
他拿出了一张图纸介绍交州道:“交州,古地名。东汉时期,交州包括今中国广西和广东、越南北部和中部。东汉时治所在番禺。三国时期,吴国分交州为广州和交州,交州辖境减小,包括今越南北部和中部、广东雷州半岛和广西南部,治所在龙编。
传说虞舜曾到南方巡视,死在苍梧。秦始皇派兵占领岭南地区后,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末南海郡尉赵佗建立南越国。汉武帝派兵剿灭南越国后,分其地为七郡,设立交阯刺史监察各郡(交州的雏形)。交州,中国东汉到唐朝初期的行政区划名称。
包括今中国广西和广东、越南北部和中部,其中广东是汉族地区。
先秦以前
距今约万年以前,岭南出现了早期古人(马坝人)。商与西周时代,先民便与中原商、周王朝有了经济文化往来。春秋战国时代,岭南地与吴、越、楚国关系密切,交往频繁。历史上楚庭、南武城(广东)的传说,反映出这一时期岭南与楚、越的关系。《国语楚语上》也有“抚征南海”的记载,可见当时岭南与楚国有军事、政治关系。
先秦时期,古籍对长江以南沿海一带的部族,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或“诸越”,其中“吴越”(苏南浙北一带)、“闽越”(福建一带)、“扬越”(江西湖南一带)、“南越”(广东一带)是汉族,而“西瓯”(广西一带)、“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是京族。交州分属南越、西瓯、骆越三个部族。
秦至南越国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因南征百越之君”,派屠睢率领50万秦军攻打岭南;公元前214年,秦军基本上占领岭南。随即,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南海、桂林、象”3个郡。
南海郡辖境是东南濒南海,西到今广西贺州,北连南岭,包括今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辖番禺、龙川、博罗、四会4个县(据《汉书》记载),郡治番禺。
汉武帝灭南越国后,分其地为7郡: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包括今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北至湖南江永县,南至越南顺化的广大地区。
西汉时期
西汉时,前112年(汉武帝元鼎六年)汉平南越国,在原南越国地方设交趾刺史部,是汉代十三州之一,也是汉朝最南部的疆域。交趾设有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共九个郡,其中在越南部分交趾有三郡:交趾(一作交阯,今越南东京,即越南北部)、九真(今越南清化省、乂安省、河静省、广平省,即越南北部)、日南(郡治今越南顺化以南,即越南中部及以南一部分)五十六县。
东汉时期
东汉初改交趾为交州,治龙编(今越南北宁),辖今两广及越南中北部。东汉初年当地人在征氏姐妹的带领下起义建立了三年分裂政权,后被马援平叛。东汉末年(公元139年),占族人区连杀死汉朝日南郡象林县令,从中国分裂出去,占据了原日南郡的大部分地区(越南中部),以婆罗门教为国教,建立占婆国(国名为林邑,因首都为占城而被称为占婆),和中国以顺化为界。
三国时期
在东汉末年中原大乱时,交州在士燮的统治下,成为相对而言和平安定的地区,包括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许多中原人士移入当地,如许靖、袁沛、邓小孝、徐元贤、张子云、许慈、刘巴、刘熙、程秉、薛琮、袁忠、桓邵等。这对于中原文化传入交州有很大的助益。这些交州的人才之后很多到三国各政权中位居gāo • guān。交州作为益州、荆州、扬州的南邻而被曹操、刘表、刘备、孙权等势力争夺。
东汉末,赤壁之战后逐渐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