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商议(五)(2/4)
~~~~~~~~~~~~~~~~~~~~~~~~~~~~~~~~~~~~~~~~~~~~~~~~~~~~~~~~~~~~~
晋阳宫承露台上,月明星稀,清光铺地,青石铺就的地面,月光有若水光一般,在轻轻波动。
一名身形挺拔的青年,正按剑站在承露台上,抬望着头顶如冰盘一般的月亮。
承露台是晋阳宫最高的所在,拔于平地有十丈之高,在这青年脚下,就是晋阳城的十万居民,是太原郡的三大鹰扬府两万精锐战士,是河东之地的表里河山,是整个分崩离析,等待新主人的大隋天下。
可这未来一切,都是父亲的,都是自己兄长的。
这青年和徐乐差不多年纪,只是略大一两岁的模样,浓眉方面,正是陇西李家的典型面貌,唇下颌下,已经微微留了一点短髯。和徐乐那清俊英秀的模样大异其趣。
这青年叫做李世民,正是唐国公李渊的二儿子,被世人许为英武之表,过于侪辈。
当别的世家子弟,还在长安洛阳飞鹰走狗,坐享父祖之辈余荫之际,才十六岁的他,就曾追随大将云定兴,从军去救援被困雁门的大业天子。不知道多少人夸赞,李家这千里驹雄姿奋,将来必定光大门楣。
但现在李世民却站在承露台上,郁郁寡欢。
原因无他,李渊的长子,终究是他的兄长李建成。
大隋天下分崩离析,群雄奋起,十余年前还雄吞海内的帝国,变成了这般衰弱模样。纵然李世民自小抱有澄清天下之志,也从来不惮于冒险犯难,轻临锋镝。可当父亲举兵在即的时候,父亲还是将最大的信任,交给了兄长。
太原郡三大鹰扬府,李渊亲领其二。而另一鹰扬府,则交给了兄长李建成。这就是说,一旦举兵,自己只能跟随父亲,最多起着拾遗补缺的作用,而真正定鼎诩赞的功绩,只是自己兄长建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