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王东义的选择(4/4)
周军的进攻速度非常快,他们很快就杀到了京师!
而这个时候,周军并没有第一时间集结主力攻城,而是大量主力继续西进山海关。
京师,这已经是周王朝的囊中之物,早几天晚几天打都没什么区别。
然而山海关这种战略要地,却是不能在明王朝崩溃的时候,落入东掳之手,否则的话,以后在周王朝和东掳的战争里,周王朝在战略上就太被动了。
同时,周军还派遣了一部分兵力前往蓟州、遵化、密云等地,想要在东掳出兵之前,快速接受这些地区,建立起来新的边关防线。
不管是采用招抚,还是强攻,这一片的边关要地都必须掌控在周军手里。
至于宣府一带,倒是不用着急,人家王东义的态度早已经表明了:都给老子滚!
东掳也滚,伪周也滚,人家王东义要当山大王自己玩,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投靠任何一方。
而王东义占据的宣大山西一带,地形也比较复杂,关外进不来,但是也没很难从华北平原杀进去。
所以王东义现在是打算一门心思苦练内功,然后和安如山联手抵抗到底。
至于以后会这么样,以后再说啊,实在不行投降啊……
王东义自立为王的态度如此坚决,也省了周军麻烦,为此,刁一舟甚至还按照郭东岩的旨意,派人给王东义送去了一批布匹甚至粮食的物资。
意思就是虽然我们是敌对关系,但是王老哥你固守边关的态度,我郭东岩还是很满意的,这点粮食布匹铁器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然而周军的动作虽然挺快的,但是人家吴襄父子也是早有准备,一看情况对劲,直接就在山海关驻防重兵,并开始和东掳联系了。
周军这边一看,得,山海关是抢占不了,那么就直接在山海关外修筑军营驻扎,准备封堵山海关。
而其蓟州地区接管工作倒是比较顺利,这些地方的将领能力与否不好说,但是也没关外的吴襄父子祖大寿他们一样,早就游离在明王朝之外,形成了事实割据。
蓟州地区的这些明军将领,眼看大局已定,部分干脆利落的投诚,穿上了周军的军服,带上了周军的军衔,摇身一变变成了周军军官享受富贵去了。
还有些顽抗到底,不过这些顽抗也没什么实际意义,很快就被周军持续攻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