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老人家的国学(3/4)
反正么,只要不是恼火的时候,脑子还是勉强能运转的。
这地方的坏处是诡异,但处于寂静岭周边,倒也不能纠结这事了。
好处是:温暖,包括话语、布局、潜环境等等都能让人放松,暂时忘记“今天是末日”。
会下意识感觉这是文青状态的独游,遇到山雨被热心土著接待。
如果是,的确会很有感觉。问题现在不是那种状态,他们也绝对不是土著,听口音就知道。
这种安逸的环境,加上身体受伤以及体能上的疲惫,使人想昏昏欲睡。就此张子民甩甩头,距离火盆远了些。
一切刺激的东西都是会上瘾、会形成依赖。譬如过度觉得这里的火盆温暖的话,就越来越不想离开,越来越受不了外面末日中的严酷和寒冷。
“这碳火难得,不会随时有,今天下冻雨尤其冷,我们才拿出来烤的,过来啊。”老头对张子民道。
张子民微微摇头拒绝,又看着堂屋的墙壁,也挂着字帖类的东西,写了些鸡汤警语之类的。
不过这些应该是老头自己写的,毛笔写的倒也算是有些功底。
不诚不敬的不医,左右为难的不医,惜财不惜命之类的不医,巴拉巴拉的,大抵就这些意思。简单讲有点自我装裱又装逼,兼自我鸡汤的节奏。
张子民神色古怪了起来,考虑到他的年纪,这种装逼有点过去式、不过倒也贴合。
如果是在蔽塞的乡镇地区,倒也未必会有太多人觉得他这些“梗”是过去式。
如果是灾变后,那些处于绝望和凌乱的人,还真可能更对他这些感冒呢?
“兴许就是他们在这里的原因之一?”
张子民这么想着,又听他问:“小伙子在想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