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蹶由公子(2/3)
所以大家都站在两侧,到是议论纷纷,看着热闹。
蹶由公子此时却也抛开车帘向两侧百姓挥手致意,十分自得,脸上到是堆满笑,一点也不高傲,显得十分亲民。
官驿里,蹶由公子下塌的地方已经清扫干净,是一个dú • lì的小院。
属下们都在为蹶由公子搬运着行李,十分忙?。
而伯否一人则坐在客堂之人,端视着中间的老者。
此人发须已白,却也面色红润,面上皱纹密布,像一块百折叠之后被抛弃的陈旧的布匹,布满布尘,一脸沧桑。
一双眼睛半眯半睁着,在皱纹之中如同一条宽大的皱纹,露着两道锐光,正盯着手中的茶碗,轻吹慢饮。
而一双手则十分枯瘦,十指如柴,有如鹰足,苍劲有力。
身子半躬着,却看不到驼背,想来虽然年尽朽木,却还十分干练精壮。
一身紫衣锦服,到是显得十分华贵,却与一脸沧桑不相配,像一个农夫偶然穿上锦衣,成为富家老爷一样。
可他的身边还配着一把剑,剑身十分华丽,镶着红宝玉石,彰显着王族公子的身份
在大周列国,一般而言只有列国公子才能配剑,其它的江湖走卒一般只能用刀。
再其它就是一些刺客杀手,这些人也就不拘于大周礼节了。
如此看来,蹶由公子十分在意其公子身份。
若说依此年岁,已经不再配剑,也不会再跟他人舞刀弄枪了。
“伯大人,听闻前些日子,光儿亲封了你与伍子胥还有孙武为大周上卿士。
享受大周列国上卿之尊,在吴国大殿之内也有一椅之地,而且面见君王都可以不施君臣之礼。
今日委屈接待我一个落魄老人,心里万分不自在吧?”
蹶由公子看也不看伯否,语气却是有些不屑,像是知道伯否心里所想一样。
同时也算有些自知之明。
伯否一听,脸上挂笑。
嘴上到是温和的回道:“王叔说笑了,微臣只是在吴国谋处一份差使才得以求存。
这些年跟随王上也只是尽了为臣之责,不敢妄认大周卿士。
王叔当年大义凌然,为吴国不惜冒身命危险前往楚国劳军,被囚于楚国三十余年。
实是忠君楷模,实让我等后生小辈汗颜。
更何况此次迎接王叔是代王上亲迎,微臣不敢有怨。”
蹶由公子一听,知道伯否为人圆滑,纵是怨气满腹也不会轻易表露,说起来也是能臣。
而伯否最后也说得清楚,只是在吴国当差而已,并且是代吴王新迎,若是在其它列国相遇,伯否才不会如此屈尊,这到也是说得事实。
“伯大人,在下刚才听闻侄孙波儿不幸蒙难,不知现在有没有抓到刺客?
“还未抓获,只是捕获一些有嫌疑之人暂时关押审训。”
伯否知道眼前的蹶由公子不好对付,也知道他必然会问及此事,所以也只有一时敷衍着。
“那刺杀现场难道就没有留下一点蛛丝马迹吗?
听闻伍子治理之能,吴都也是一时兴盛,在列国之中也是声名显赫。
为何二日过了,却一无所获?
老身到是有兴趣听一听,不知太宰大人,可有闲心为老身讲讲。”
蹶由公子面不露色,只是看了看一脸挂笑的伯否。
而伯否一听,脸现悲意,语气也低沉许多回道:“王叔,大公子波是吴王长子,一直有机会成为太子之选。
却不知是冒犯是何方神圣,竟然敢在吴都刺杀吴王公子,微臣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伯否说完也是感叹一声又接着道:”刺杀现场就在大公子波的府邸,却并不目击证人。
现场也并未有足迹,也没有任何痕迹,所以查案才稍显慢些。
想来用不了几天,真相自然会大白天下,shā • rén者偿命,这也是天经地义之道。”
伯否边说边也带着一股悲愤的情绪。
“如此看来,刺客身手必然不俗,而且善于易容改妆,这才轻易出入,混入普通人之中。
该不会是因为太子之争吧伯否大人?”
伯否一听,知道蹶由太子还是与吴王推测得一样,就是奔着吴国太子之选而来。
微微一笑道:“蹶由王叔,吴国太子继位之选,历来是列国美谈。
现在王上虽然年暮,可却也并非不能治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