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孙子兵法(2/3)
“孙将军所献兵法十三篇实是惊天之作,本王十分喜爱,此书高瞻远瞩,博大精深,辞如珠玉,是为自有史以来第一兵法要旨,能献于我吴国,实是我吴国之幸事。
本王在此亲谢孙将军。”
吴王端坐大位,却于此时站起身来,对着孙武一揖。
孙武同时起身,对着吴王也是一揖。
正是君臣相对,让一众大臣刮目相看。
而对于吴王阖闾口中的兵法十三篇,更是十分震惊。
依吴王所言,自有史就是黄帝到现在以来第一兵法,如此推崇,难怪吴王会亲身至谢。
若此兵法不落于吴,而落于与吴国故国之国,那吴国就会受难,这就是吴王所思之事。
“众卿家必有疑问,可你们不知,孙将军之兵法,已达天道非普通之人可悟。
本王三日三夜拜读,却只知皮毛不知其义,今日还请孙将军为大家讲一讲第一篇之说,想来众受卿必然受教。”
吴王此时对孙武是十分信任,但只要求孙武讲一讲第一篇,其实也有藏私之嫌。
若是讲得细了,那若是传至临国,必然成为吴国之患。
若是不讲,众臣也会怀疑刚才如此推崇之语,是否会夸大其辞。
孙武站起身来,先是对着吴王一揖,其后对着众臣一揖,侧过身来,既可目视吴王,也可目视大殿之内的众臣。
“得伍相国举荐,吴王礼贤,在下齐国孙武,历十年游历,手书兵法一十三篇,现应吴王之意,粗浅与各位探讨。
孙武所书兵法,首篇为计篇,计谋算也,其宗旨在于‘慎战’而非‘好战’!”
孙武说完,停了停,知道众臣必然不解。
而大殿之内一时之间,确实有人议论纷给。
吴王如此推崇之人,兵法第一篇却是“慎战”。
若是不战,写兵法何用。
孙武清了清嗓子,也知道众臣不解,此时正是显露之时。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不可不谋算在行,也不可不慎也。
欲兵者必经之与五事,而校之以计,探索形势。
若五事不利,则不宜兵事,若计于己方不利,也不宜兵事,若形势于己方不利,更不宜于兵事。
知己而知彼,方能百战百贻。
善计者,知己而知彼,不善计者,兵出必败。
兵败而国亡,所以兵出必慎,这是兵法之要旨。”
孙武只把第一篇计篇简单说了一通,整个大殿之内已十分平静。
孙武所说其实于列国皆可通用,首先审慎用兵,该是一国治理之道。
穷兵黩武,亡国之因。
再强大的国家,若是乱用兵事,必然动摇国之根本。
而其后所说却是用兵之前的计谋在于知己而知彼,这就是分析敌我双方的实力,从五个方面来以考察。
孙武并没有言明该如何考察,因为书中已有详解,这其中吴王自然清楚。
众臣也不敢问,毕竟吴王如此重视的兵法,不能随意示人,更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演说。
“孙将军,我知你能,不过今日本王请了众臣,非要让你把兵法示众.
刚才孙将军所讲,本王十分赞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