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又见“高”仿(1/4)
岳正阳戴上白手套,拿起一旁的放大镜,对青花瓷再次仔细观察。
虽然刚才他开始也没看出什么破绽,这里一定有自己疏忽地方,岳正阳现在要找的就是这个破绽。
岳正阳用放大镜每一寸每一寸的检查,最后,他终于发现了一点点问题。
岳正阳心头震惊,现在人这这么好的手艺吗?
仿造这只青花瓷的到底是谁?
能有这手段的,他本身就是烧瓷宗师的境界了吧!
他为什么故意留下一点破绽呢?如果不是这个破绽,岳正阳还找不出到底哪里不对劲。
“岳老板,您没事吧?”玉石店老板细声问道。
见岳正阳看的这么仔细,其中一个藏家也走过来,拿起岳正阳放下的放大镜观察。
“胎色青中泛白,器底无釉,露胎处有火石红,有明显旋痕。圈足不规则,有扭曲现象,外墙多斜削足,有粘沙沙眼,你看这里有跳刀痕,这明显的是元青花嘛!”
此人不解,这么大开门的元青花,为什么岳正阳要看这么长时间,应该是鉴定水平不到家吧?
还别说,这人说的这些特征都是元青花的特征。
“有沙眼,这一点是没有错。”岳正阳无法反驳道。
正是如此,他才感叹,这个造假的人手段高明,每一个细节,几乎都做得完美无缺。
真正懂的仿古瓷的人都知道,元青花瓷虽然胎内增加了氧化铝的成分,提高了烧成温度,但是瓷化程度还是不如清代瓷器胎体细腻。
元朝瓷器制作时胎泥淘炼不够精细,多数器物底部露胎不施釉,采用垫沙支烧方法,烧成后即形成所谓的沙眼底。
“火石红也没错。”岳正阳继续说道。
元青花沙底的边缘常出现粘沙或铁质斑点,少量器物由于胎土内含有铁质,在器物露胎部位经烧结呈氧化铁红色,俗称“火石红”。
岳正阳在古玩店老板的同意下,小心翼翼地将大罐翻转过来,就看到罐底有手工轮旋的旋纹痕迹,这也是元朝工匠的做派。
“内壁接痕也是元青花特点。”岳正阳再次确认元青花的内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