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临危受命(2/2)
梅福凝视着自己的爱徒,没错,这孩子天赋惊人,小时候,他雕的木头玩具、摆件、茶托、挂件,拿到集上去卖,都是销量最大的。
因此,梅福点了点头,颤微微地把自己最好的一把刻刀交到弟子手里,对文志说道:“好吧,让你雕!”
他决定赌一把了!
陈文志点点头,虔诚地接过师父的雕刻刀。
梅福擦了擦衣襟上的血,微微笑了笑,主动让出位置。
陈文志向前一步,然后坐在师父之前那个位置,紧紧地抿着嘴,开始雕刻三潭映月,涟漪是不规则的一个又一个圆,由小到大,无形又有形,如果断了的话,就算后期修补,也有斧凿的痕迹,而真正的高手,是要做到巧夺天工,极尽自然的。
陈文志屏气息声,明亮的眼睛睁得茶杯大,三潭映月的景点用的是深浮雕与镂空雕相结合的工艺。师父已经将景点里游客飘逸的身姿,随风而动的衣裳和浩渺的云烟展示得淋漓尽致,背景中的山水草木与亭台楼阁与木雕表层的西湖上的云烟和西湖中的涟漪形成两个层次,使雕塑的立体感极大地增强。
梅福紧张地看着自己的弟子,大气也不敢出,他发现这孩子的手一点也不抖,非常稳非常淡定地一刀一刀刻下去。
他便心中有数了,慢慢地露出了微笑。
两个时辰后,文志放下刻刀,退后一步,对梅福说道:“成了,师父,你看看。”
梅福向前,眼睁睁得碟子大,仔仔细细地检查一遍,转身看向陈文志,静静地站立着。
许久,才缓缓吐出一句话:“文志,师父老了就靠你了——”
此时此刻,梅福的心里溢满了骄傲之情。
没想到,他一个村野木匠,居然培养出一个高徒!
陈文志高兴地笑了。
第二天,在几个弟子的帮助下,梅福把完工的《西湖十景》送到了省政厅,受到了业内业外的一致好评。
第三天,好消息传来,杭州仁艺厂招陈文志为把作,这是整个木雕界最年轻的把作,那一年,他只有16岁!
雕完《西湖十景》陈文志瘦了一圈,但是内心说不出的高兴。
他把杭州仁艺厂红通通的聘书看了又看,内心激动不己。
梅福对他感慨地说道:“你师父我,也就在陈家村有点名气,一辈子自认辛苦钻研,不曾偷半点懒,也就偶尔出个村接个活。杭州的仁艺厂可是咱们木雕界最大的厂子!你一个月的收入有四十大洋,不像师父啊,接个活才有钱拿,以后啊,你每个月都会有稳定的收入哟。”梅福虽然语气装作酸溜溜的,可是内心却是说不出的开心骄傲,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反过来“高徒来自名师”。
他有了文志这个高徒,以后不愁没有徒弟收,弟子如云的时候,吃徒弟送的节礼就够他安享晚年啦。他的三个儿女,原本是想让他们念书的,现在前清不存在,没有科考了,梅福和他的妻子又看到陈文志学木雕这么吃香,最近几天,便思量着是不是也让几个孩子跟着学木雕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