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2/3)
所以肯定是月份越小越好,安全一点。
不过具体用什么方法现在还是一头雾水。
以前只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上看到过,红花麝香之类的东西有有活血的功效,长期佩戴或者服用了是会导致就流产。
可信度先不论,姜彤是万万不敢拿自己身体做实验的,她想的是,找个机会去医馆看看,询问下大夫比较靠谱。
虽然还没到正热的时候,但也已经五月份了,姜彤是个怕热的,想着夏天不仅没空调没电扇还要里一层外一层的裹衣服,就觉得自己要昏过去。
喜儿伺候着姜彤穿好衣裳,净面,又端了一盅红糖水煮鸡蛋过来,她瞥了一眼,见里面还加了两颗红枣,几粒桂圆,碗里还飘着热气。
“婆婆呢?她晌午吃的什么。”姜彤操着嫩生生的声音问。
说来她现在已经差不多掌握这个地方说话的腔调,有一种吴侬软语的味道。
“太太让阿贵去前头买了两个饼,就着家里的酥油茶吃的,奴婢也吃的那个。这盅红糖鸡蛋水是特地为奶奶准备的,您快趁热吃吧。”
陈桂香对别人抠搜,对自己也没好到哪里去,吃饭都是能省则省。
贺云珍那小姑娘忍耐功夫不到家,脸色明晃晃摆给人看,弄得两不欢喜。
姜彤年纪大,成熟得多,压根没在意,她想做什么,悄悄做就是,何必非常硬刚。
不成熟。
大多时候,她并不倾向轰轰烈烈的做事方法,毕竟是职场老油条了,混得久,讲究能平淡解决的事尽量和平解决。
呼呼呵呵的处事方法不是她的作风。
所以这些天,即使陈桂香哪里哪里又不满意了,楞眉横眼,姜彤淡定得跟什么似的。
不生气,但也不鸟你。
说起来这陈桂香原本不过这市井街巷里的一名再普通不过的老妇,却因着去年儿子卢景程考中了童生,周围邻里恭贺她的时候遂都改了口称她一句太太,可见这时候读书人的地位之高,坊间自来也有“一人为举三代为爷”的说法,连带家属也跟着沾光。
所以喜儿才这么称呼陈桂香。
陈桂香平日要照看着前头小店里的生意,如果忙的话,她午间一般是不开火烧饭的,街边卖小吃的多,随便买一样对付就成,贺云珍因为怀了身子,陈桂香怕苛待了孙子,难得大方,遂让她每天都吃两枚鸡蛋。
卢家的宅子分为前院和后院,前院隔开半茬拉用来做了卤味店,陈桂香就靠着这个小店才养大了儿子,还能送他去私塾。
后院是住的地方,五间敞亮的屋子,朝南最大光线最好的一间,就是姜彤现在住的这间,是婚房。
拔步床,柜子,红木箱,两张椅子,梳妆台,脸盆架子都是一溜新打的,全是贺云珍的陪嫁之物。
旁边挨着的面积稍微小一些的是卢景程的书房,整个卢家最神圣的地方,卢景程不在家的时候,平常都是锁着的,打扫卫生都是陈桂香亲自去,生怕让粗手粗脚的丫鬟进去会弄坏了儿子的珍贵的书本。
正中间的就是中堂了,在再往右边去就是陈桂香的屋子,最后剩下一间是放杂物用的。
姜彤把一碗红糖鸡蛋水吃完,搁下碗,拿帕子拭了试嘴角,然后说:“待会儿我出门一趟,你去和婆婆说一声。”
“小姐要外出?您现在是双身子,仔细受累又晕倒了,怕太太不会同意哩。”喜儿面色有些为难,她被陈桂香明里暗里骂过好多回,就有些怵她。
贺云珍之前就不知道什么原因晕倒过一回。陈桂香管家挺厉害的,从这些日子对待姜彤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
姜彤抿了抿唇,沉吟片刻,才说道:“你去告诉婆婆,说前些日子刘大夫来看诊的时候,嘱咐了叫身体好些了,回头再送去给瞧瞧。”
一般来说除开特殊情况,时下寻常人家大都不会请大夫上门看诊,上门的诊金自是要贵些,谁会愿意多花些冤枉钱财,如此姜彤才找这个借口。
喜儿应了下来,收拾了碗筷先端出去,再去前院铺子寻陈陈桂香。
不一会儿,喜儿便回来了,一并带来的还有十个铜板。
“太太让我仔细着些小姐,别让街上那些个不长眼的皮猴子冲撞了去,还摸了十个铜钱出来,说是给小姐花销。”
姜彤嗯了一声,心道这陈桂香面上功夫实在做得好,几个大钱不值当,哄孩子买个零嘴差不多。
但这做派,就让人拿不住把柄。
姜彤心里轻轻哼了一声,暗道原甚至一个十五岁的嫩新媳妇,能比得过这块老姜才怪!
贺云珍并不缺钱,她出嫁的时候,陪嫁箱子里其中有一个红漆箱子,里放着穿成串的五十贯铜钱并三张面值一百两的银票,姜彤开箱数了五十个出来,一并交给喜儿放好。
这身体身量不高,姜彤粗粗估计了一下,大概只有一米六差不离,好在才十五岁,正发育,应该还有得长。
脸蛋生得倒是挺好,额头饱满,圆乎乎的脸蛋,白里透红,一对猫瞳似的大眼睛,翘鼻子,肉嘴唇,典型的福气相,在这个时代,是很受人喜欢的。
一副孩子相,明显还没长开,姜彤每次照镜子,心里就堵得厉害,这卢景程到底是怎么对一个孩子下得去手的?
哎,摸了摸肚子。
这一天不解决,她就没法安心。
收拾了会儿,便带着喜儿从侧门出去了。
到了医馆,大夫是熟人,之前就是他给姜彤看病的。
六十多岁,姓刘。
姜彤打发喜儿去给她买纳鞋缝衣要用的针线。
等身边没人了,她小声才问,“刘大夫,我身体还好吧?”
刘大夫捻了捻胡须,慢悠悠道:“已无甚大碍,等过了头三月,胎儿就稳当了,平日多注意些就成。”
姜彤想骂人,稳个屁,我不乐意它稳。
心想着大夫你看不出来我年纪小,生孩子很危险吗?
奈何再怎么焦急面上也不能表现出来。大夫没听出话音,姜彤不信邪。
把话说明白了点:“刘大夫,你也知道,我年纪幼,这生孩子吧,应该有风险吧”
事与愿违。
这位刘大夫完全曲解了姜彤话里的意思,以为她是在担心孩子,便只是摇头晃脑说了一些好好养胎不要劳累之类的话,然后又开了三剂保胎药,让拿回去吃。
纵使姜彤心里急的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但也不敢大咧咧直白地问大夫求堕胎的方法或者药物。
她隐约知道好像有不少朝代女子若无故打胎视为犯法,触犯法律恐会坐牢的,大周朝有没有这条律法姜彤不知道,但她不敢冒险。
谁家正常女子平白无故要来打孩子的,有身孕放谁家不是一件大喜事,若叫让人知晓你要堕胎,还不得编排出多少个故事。姜彤又不傻,她可不想横冲直撞的,别最后事没做成反倒惹一身麻烦,得不偿失。
算了,这医馆里人来人往的不是个说话的好地方,姜彤心思一闪,眼珠子转了转,对啊!这时候可是有稳婆这种职业的,虽然不是专业大夫,但是常年帮妇女接生孩子,这些事多多少少应该懂得些,改明儿她寻个靠谱的,私下把这意思透露几分,利帛动人心,不怕没人上钩。
这会儿她心思清明了,想到自己就这个跑到医馆问大夫这问题,很有些不妥当。
心里有了主意,也不那么急了,等喜儿回来,付了看诊和买药的钱,就出了医馆。
路过果脯糕点铺子的时候,姜彤脚步停了停,想起最近嘴巴里怪没味儿的。
朝里面看了看,挑了两种不同口味的梅子,半斤桂花糕,半斤芙蓉糕,一斤葵瓜子包了起来。
走两步,又瞧见路边摊位,或提着篮子卖的各色小吃,扑鼻的香味儿传来。
有鹅鸭排蒸荔枝腰子、烧臆子、莲花鸭签、酒炙肚胘、煎鹌子等,少不得挑个两三样回去,她不是会亏待自己的人,就卢家的生活水平,这些日子吃的东西,真的太难为人了。
这段日子姜彤没吃什么好东西,现在乍一见,难免有些口舌生津。
左右天色也不早了,回去不多时就该吃晚饭,正好添两个菜上桌正好。
冬雪消融,隆冬渐去,草长莺飞,丝绦拂堤,处处都透着新意,洋溢着和暖的气息。
有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凑巧又赶上个好天气,一分好的也变成了三分。
这不,成东头燕子巷有一户姓卢的人家,赶着这春暖花开的日子,迎来一件喜事。
卢家二月头才行进门的新媳妇,被大夫诊出了身子,有了身孕!
把个陈桂香高兴的,平日里抠门得没边的性子,当天就杀了只肥鸡,炖的香喷喷,亲自端到儿媳妇手里。
左邻右舍听闻后,出门碰见陈桂香,具是满脸笑容说着恭喜,道陈桂香好福气。
私下八卦,也都说卢家祖坟是冒了青烟,儿子前头才考中秀才,被白原书院的老师看中,收为弟子,接着又娶了主簿家的小姐为妻。
真是眼愁着就要发达了,羡慕煞人!
“你们啊,哪里知道他家的情况哟,这却不是卢家祖坟冒青烟,而是卢小子原就是个读书种。”一个老妇人压低了声音,说的一脸神秘。
这话旁人听得糊涂,一脸纳闷,连忙问:“大娘这话何意,怎地让人听不懂?”
那大娘眼睛往桌上撇了撇,一边道:“这话说起来可就长了。”
旁边一个小子眼色不浅,机灵得很,立刻给这老妇倒一杯茶送过去,嘴里笑咧咧道:“大娘您喝茶!”
老妇人面露满意,这慢慢才开口道:“因为这陈桂香嫁给卢老实之前,可是嫁过一回人的,之所以说不是卢家祖坟冒青烟,是因为那个孩子是陈桂香前头男人的!”
“嚯!”几人吃了一惊,随即面露惊诧。
老妇人吐了吐瓜子皮,哼了哼,不在意道:“有啥好奇怪,经年的旧事了,知道的得可不止老身一个,有心去打听打听,看我有没有说谎。那卢小子虽然是跟了卢老实姓卢,但是这会读书可是随了他亲爹,你们想想,就卢老实那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的人,能生出那般聪慧的儿子?”
大家仔细一想,觉得在理,于是又有人问:“那秀才公的亲爹可是有什么来历,也会读书?”
谁知老妇人听了这话却面露不屑,鄙视道:“会读书有什么用,那可不是什么好人!散了散了,没啥说头,老婆子要家去做饭去了。”话一落,拍拍屁股溜了。
八卦听到一半,猛然停住,卡在这里,不上不下,这几人心痒痒的厉害。
一遍暗骂老妇人缺德,各自啐了几句,也就跟着散了。
而她口中的不是好人的人到底是个什么来历呢?
却原来,此人名唤李长兴,要说这李长兴此人其实颇有些运道。
他祖籍在宝嘉,也算是累世的耕读世家,家中颇有资产,甚是富饶。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家中人丁单薄,传至李长兴这代,唯余他一跟独苗,连个姊妹也无。
好在,这李长兴从小生的伶俐,机敏非常,到长大一些了,更是显出读书的天赋来,把个李老爷李太太喜得跟个什么似的,直说李家出了个文曲星。李长兴也没辜负家人的期望,一路来,顺顺利利从生员考到进士及第,人留在了上京,在这建安城内悄悄置了一套三进的宅子。
这边李长兴正候着缺等待上头的分配。因着在这上京没有人脉关系,是以也不知能不能补得上,未料他却恰又被当时的赵大人瞧中,择了他做了东床快婿,赵大人官职虽不大,但为官多年总有些关系,于是顺理成章地替女婿谋了个缺?李长兴大登科后小登科,如此的好运气,端的是叫人羡慕。
然而谁都不知道的是,这个李长兴在老家原是成过亲的,原配妻子就是陈桂香。不想,李长兴为了前途,隐瞒了自己已经成亲有妻子的事实,转头娶了京中赵大人的女儿。而后快马加鞭从京城送来一封休书,暗嘱父母,替他休掉送走陈桂香,善理后事。
陈桂香当时已经有身孕,却依旧被休回娘家。
陈桂香的娘破口大骂骂李长兴不是个东西,抛弃糟糠妻子。又心疼女儿受尽风言风语,不久私下托媒人说媒,特地让媒人给女儿说外地人。
最后成事的就是卢老实。
乃是万安县人氏。
万安县隶属青阳郡治下,很是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
俗语有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话不假,万安县富饶,青山绿水,良田肥美,桑榆环绕,日子端的比旁的地方过的好上几分。
虽说近两年北边也时常有些不大的战事,却还没影响到这南边的小老百姓,日子照旧过活,没多大区别。
时间刚进入四月里,天气越发暖和,夹衣脱下来换上单衣,燕儿南归,枝条抽芽,草木葱郁,四处一片生机勃勃。
卢家。
姜彤穿到这个叫贺云珍的人身上快一个月了,由最开始的不相信历经绝望麻木再到现在的心如止水。
内心经受一遍如同过山车式的洗礼后,整个人差不多已经佛了。
算了,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就这样吧,能活着就感谢菩萨吧。
以上,全是姜彤每天晚上临睡前的洗脑氏治疗法。
头一个星期,她是天天盼望着晚上睡觉能给她再穿回去,就和她莫名其妙穿过来的时候一样。
可惜,现实总是不能够按着自己心意来的。
原主的灵魂也不知道是去投胎去了还是怎的,就是不来各归其位,这么长时间过去,姜彤的灵魂跟被钉住了一样,越发坚定地安在了贺云珍的身上,走不了。
想姜彤一个二十八岁的发誓不婚的女青年,有房有车,工作体面,日子过得舒坦又惬意,谁能想到不过是睡了一觉,再睁开眼睛,就变成了个古代小女郎。
你说成了小女郎就算了,更要命的是,这个小女郎虽然年龄只有十五,却是个成了亲的。
如果这还不算刺激的话,让姜彤惊吓万分的是,这个叫做贺云珍的姑娘,她怀孕了!
是的,十五岁,却已经有两个月的身孕!
日了狗!
姜彤忍不住心中骂娘。
刚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姜彤腿肚子一哆嗦,差点没站住脚翻白眼昏过去。
几乎想用头去撞墙,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发梦,要不然怎么会遇见这种事情呢!穿越不算倒霉,真的,穿越成结了婚的也不算,又穿越又结婚肚子了还揣了种!
“算了,冷静冷静,”姜彤一遍遍安慰自己,“不生气,好歹好歹,年轻了十几岁不是,多好啊。”
畜生啊,十五岁也下得去手!
眼看距离姜彤穿越已经过去了快半个月,每天晚上只要一碰着自己的肚子,内心还是略炸,无法坦然接受。
怎么就能一觉起来换个身体,肚子里还有孩子?
她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啊。
杀千刀的,可是她回不去了!
姜彤皱着眉,把眼泪往肚子里憋了憋,她不想死,就只能在心中安慰自己,重复不停安慰。
好歹年轻了十几岁,白得一个青春期不是。
好吧,拢共也就这一个可取之处勉强可以拿来说的了。
想通了,就该好好了解一下现状,自己穿越的是个什么地方了。
姜彤恢复起精神,开始做功课,打算补充一下基本生活常识。
据说这里是大周国,现任皇帝是弘明帝,国号是周,整个国家分为是九个郡,郡大概就相当于后世省的概念,皇帝叫什么名字暂且不知道,她所处的这个地方叫做万安县,隶属于青阳郡治下。
小姑娘贺云珍是今年初嫁的人,嫁的是城东卢家。
这卢家户主死得早,女主人叫做陈桂香,成亲几年就死了丈夫,后来也没有改嫁,靠着夫家留下来的半茬拉卤味酱菜铺子,把独子拉扯长大。
卢家的这根独苗名叫卢景程,也就是姜彤现在的“相公”。
卢景程今年十七岁,小时候陈桂香抱着他去城隍庙算命,算命瞎子说这孩子命格好,前程不可限量,就给小儿取了“景程”这两个字作名。
就冲着这一卦,自那时起,陈桂香打从心底认为他这儿子是不一样的,是有大福气的,将来是肯定做官老爷的命,所以卢景程五岁时,陈桂香就把他送到了万安县里一家比较好的私塾上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