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马修的请求(1/2)
?10月底,许栩和阿诺回到了蒙巴萨,在机场他们受到了来自非洲各地飞行组织的热烈欢迎。虽然许栩这次飞越大西洋不能载入吉尼斯纪录也并未获得新闻媒介的大肆报道,可是作为当时世界上为数不多能飞越大西洋的女飞行员,她这次的举动在飞行业界中依旧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钦佩,尤其是非洲,优秀的女飞行员更是凤毛麟角,蒙巴萨飞行俱乐部为此甚至还推举她成为创始以来的第一位女性会长。
回到蒙巴萨不久,许栩和阿诺便从蒙巴萨搬去了开罗的马阿迪定居,因为阿诺在开罗和亚历山大港的分公司已开张营业,为了更好地照料新公司的生意他不得不长期呆在那边,恰好约翰的运输公司也开辟了几条北非的航线并准备在开罗设立办事处,约翰任命许栩为新办事处的负责人,所以夫妻俩便决定移居开罗。
对于新家的生活,一开始的时候许栩还是有点不适应。首先是气候,开**燥的空气和猛烈的风沙与蒙巴萨的湿润温和的气候形成很大反差,作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再加上也是英国在北非最重要的政治与军事根据地,开罗的现代化以及繁忙程度都是蒙巴萨不能比拟的。许栩已经习惯了在肯尼亚时那种安静,随性,和大自然紧紧贴近的自由生活,骤然来到烦嚣的都市让她有种无所适从的不安定感,这里的感觉太像以前在21世纪了,穿越多年,她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吵闹拥挤的人群。
不过,生活总会有两面,当你在埋怨黑夜的黯淡时才能发现月光的明媚。为了照顾许栩喜欢安静和大自然的习惯,阿诺特意挑选了马阿迪这个地方安家。马阿迪是开罗白人富豪的聚集区,环境清幽,绿树成荫,优雅的欧式别墅错落有致地散落在花草繁茂的庭院中,在这里你绝对看不到开罗市中心那种骡子和汽车抢占马路,以及游人和商贩争执的混乱情景。而且许栩不仅在替约翰经营着北非的空运业务,还成为了北洲飞行联盟驻开罗分会的副会长,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被公司和飞行联盟的事务所占据,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按理说,许栩已经拥有了大多数人所梦想的东西,经济充裕,事业有成且婚姻美满,该心满意足了,可是在她心里仍有一个无法释怀的遗憾,那就是她和阿诺至今都还没有孩子。
飞越大西洋回来,许栩和阿诺按照他们原本计划的那样想要一个孩子,但一直都没有成功。许栩和阿诺曾经去看过医生进行检查,医生告诉他们根据检查结果两人身体都很健康,没有问题,还说怀孕这件事很微妙也很复杂,不仅仅是身体机能的问题和情绪压力运气等也很有关系。言下之意就是让他俩不要着急,得慢慢等待。这一等就等了一年多,现在已经是1940年,但许栩仍旧没能等到他们宝宝的降临,她的心情从刚开始的焦虑,无助甚至是绝望渐渐化作了无可奈何。“别着急,亲爱的,我们会有孩子的。就算……就算真的没有,也没关系,到时候领养一个也一样。”阿诺总是这样安慰她。虽然许栩也赞同阿诺的说法,但是出于一个女人的天性,她还是祈祷能有自己的宝宝。
时间来到了1940年的8月30日,恰逢穆斯林的开斋节,是穆斯林信徒最重要的节日,相当于他们的新年。开罗街头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节日气氛。大街广场上挤满了前来做礼拜庆祝的人群,各式的伊斯兰商店也摆上了他们最多最好的商品,以供人们采购过节。但是在充满着诵经声和笑声的空气中却潜伏着一股紧张而危险的暗涌,欢乐的背后隐藏的是对未来深深的担忧和恐惧。因为在隔着一道地中海的彼岸战火正荼毒着整个欧洲大地。纳粹德国在完成了对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等国的占领后,绕过重兵镇守的马其诺防线,攻占了法国,尔后希特勒又实行了“海狮计划”,正对英国发起凌厉的进攻。8月13日英德空军在英伦上空上演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德国的战机和轰炸机几乎是日以继夜地在英国上空投放炸弹,差点就将伦敦炸成了个废墟。而与此同时,德国的“好朋友”意大利也趁火打劫,他们的第10集团军在利比亚和埃及边界纠集,与英军发生了几次武装冲突,随时准备攻入埃及,抢夺英国人的地盘。
英国现在可谓背腹受敌,尤其在北非,因为主要兵力都集中在英国本土和德军殊死一搏,所以驻守在非洲的军力非常有限,在埃及和利比亚边界仅有1个展开的师,而在地中海,意大利海军舰队的数量也远远超过亚历山大港中的英军舰队。如果英国一旦战败,那么埃及势必会落入意大利或者德国人手中。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其实哪一个殖民者获胜并没太大关系,但如果自己居住的地方受到炮火的荼毒,甚至连性命也难保的话就是异常严峻的问题,所以开罗城里绝大部分人都希望英国能打败意大利和德国。
许栩当然也抱着同样的心理,尤其是她知道北非战场对于整个二战格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就越发希望英国早日获胜。这天她下班后,开车回到位于马阿迪的家中,刚走进大门,就听到妮娜那尖锐的哭声,然后就是依莲焦急又无助的声音:“别哭,别哭,妈妈带你去看飞机,爸爸就在天上飞!乖,别哭了,给你吃巧克力啊!”
许栩连忙快步走入客厅,只见到依莲抱着正嚎啕大哭的女儿妮娜在客厅中转圈,急得像只盲头苍蝇一般,而保姆正跟在她身后不知所措。前一段日子,因为史丹利要去西部沙漠执行任务的缘故,依莲便带着女儿妮娜来到开罗寄居在许栩家中,一来可以和史丹利离得近点,方便他休假时候回家相聚;二来和许栩夫妻住在一块相互间也有个照应。丈夫不在身边,依莲独自带着一岁多的女儿生活已经不容易,偏偏妮娜天生身体就比较虚弱,经常生病,小孩子一生病就爱哭,依莲为此几乎操碎了心,还好有许栩和阿诺帮忙,她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怎么了?妮娜又生病了吗?来,让阿姨抱抱。”许栩从依莲手中接过妮娜,一边哄着一边摸了摸妮娜的额头,小家伙有点微微发热。
“老毛病了,支气管炎,发烧咳嗽,今天医生来过打了针,才稍稍退了点热。这病老不好,该怎么办呐?史丹利又不在,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依莲梗咽道,虽然她性格一向开朗,但女儿体弱多病再加上丈夫远赴沙场,不知归期,作为一个女人,饶是多坚强乐观也会彷徨无助。
许栩看着依莲那熬红了眼眶和闪烁的泪光,心里忍不住微微抽痛,她固然能体会到依莲对史丹利的担忧,但她也明白作战是军人的天职,是史丹利无法逃避的责任,所以只能尽量安抚到:“别太担心,妮娜现在还小,等她长大点,抵抗力增强了,自然就没那么多病了……”
正说着,管家阿隆索走过来开心地说:“夫人,伯爵刚刚打电话来说,马修男爵今晚会来我们家吃晚饭,让我们得好好准备。”
“马修?”许栩错愕了地看向阿隆索。自飞越大西洋回来后没多久,马修和莉迪亚因为性格不合,加上莉迪亚在英国另结新欢的原因,两人便协议离婚。马修独自抚养儿子凯尔森,并把他的父母都从英国接到内罗毕一起生活。1939年英法对德宣战,马修报名参军,成为中东皇家空军总部情报四处的一名中尉。按理说马修此时该像史丹利那样在昔兰尼加沙漠上镇守待命,以备意大利军的来犯,为什么会突然来到开罗?还那么有空到他们家里吃饭?
许栩疑惑地想着,但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便嘱咐阿隆索备好晚餐,好好地接待马修。
入夜时分,阿诺和马修一起回到家中。一身戎装的马修看起来越发英姿飒爽,修长的身躯在空军制服的衬托下更显挺拔潇洒,他瘦了点,皮肤也比起以前苍白了些,想必是因为现在整天得呆在情报处里做监听工作,久不见阳光的缘故。马修以前曾在德国留学,能说一口流利的德文,所以一参军便成为了情报四处里专门监听德国空军无线电情报的情报官。
各人见面后,照例寒暄了一番,然后入座就餐。
马修抿了一口酒,放下酒杯后思考了几秒,随之郑重地看向许栩和阿诺说:“其实我这次来访,是有个不情之请,许栩,阿诺,有件事情我需要你们的帮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