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章 盼救兵(1/4)
?草原上凄冷的雪夜,在逃亡的路上,有人暗中窥视,这是很可怕的事情。然而窥视的人却没有发起进攻,放弃这个可以一举将他们拿下的好机会,被夜北发现之后又闪身远遁。
这算怎么回事?窥视者又会是什么人呢?
夜北很疑惑,狄知逊完全是不明所以,压根不合情理的事情确实让人难以理解。
旁人不知道,但谢逸自己能有些许猜测,也很容易猜到一些。
最合理的解释,也许这些人有所顾虑,或者因为看在谁的面子上饶过了自己一回。
至于是谁的面子救了自己一回不难想,谢逸的目光下意识望向东南方。按照此时所处的位置,那是并州所在的方向,阚棱在那里。
当初阚棱始终不曾开口,不愿提及的那些人出现了,也许阿史那结社率的逃离也与他们有关吧!
如果是这样,一切便顺理成章,恐怕这次草原上的事情也与他们有关。这不是谢逸的凭空猜测,是有大唐朝廷和夜北双方面的情报来源支撑的。
除此之外,很难再找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来,所以谢逸笃定这么认为,应该是**不离十了。
应该多些阚棱是肯定的,也得感谢这些人重感情,重信义,否则胡须刺客自己已经永远睡着了,明天还会成为一个血刺猬冰雕。
所以应该感谢人家不杀之恩,现在想想,应该是上辈子积德了,然而这但终究不是个好兆头。
作为逃亡的人,踪迹被人发现,甚至被人尾随,也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纵然对方没有立即发起进攻,但不代表他们没有恶意。
阚棱的面子终究有限,在利益面前,“信义”二字本就虚无缥缈。能坚守一时就该满足了。如果指望别人坚守一世,还得牺牲自己的利益,那一定是脑子被驴踢了。
最简单的做法,他们自己不动手。或者方便动手,不代表不会通知别人,至少可以将消息泄露给旁人。
行踪一旦泄露,后果会怎样?不堪设想啊,肯定是不能往好处想。
立即动身转移。这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很可能会有杀身之祸。在距离大唐边境不过两三日路程的关键时刻,谁也不希望出现这样的闪失,可惜时运不济,只能硬着头皮撑着,想办法了。
但黑夜之中,不明敌情,又哪里敢轻易转移呢?虽说被发现了,但在土崖之下,还有些许固守之地。至少不担心背后遭袭,哪怕是硬拼也能坚持一阵子。
但如果轻易移动,敌暗我明,在漆黑的草原上一旦成为活靶子,会是什么结果?不需要近距离攻击,只需要站在远处射箭即可。
这种自寻死路的做法当然不能做了,无奈之下,只能枕戈待旦整个晚上,得到天亮之后再次踏上逃奔之路。
至于能不能逃得出去,那就得看运气了。谢逸相信,自己的运气应该不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