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章 欺君之罪(3/4)
孙伏伽道:“还有一事比较蹊跷,当时有刺客对晋王和晋阳公主殿下不利。为谢杜氏所救……刺中谢杜氏的那名刺客,身上有致命伤口似也是阚棱的手笔。
前些日子,太子殿下遇刺,在乐游原一条小河桥下找到了两具尸体,身上也有阚棱留下的伤口。”
话有一点绕,但仔细推敲理解,似乎能得出一很符合逻辑的推论——阚棱为救杜氏而杀了刺客,也许这个刺客是他的同伙;那么他和杜氏是有关联的,所以杜氏和杜伏威有关系,很可能是其挑掉的女儿……
事情很突然。诸多线索联系在一起,让人由不得不信。
阚棱是刺客,是杜伏威的义子,谢杜氏是杜伏威的女儿。那么他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关联呢?
再推论一步,谢逸也难逃干系!
这才是重点!
承庆殿中君臣都是人精,自然明白其中意味,顿时便觉得事情非同小可。
孙伏伽道:“兹事体大,臣不知该如何行事,特来请示陛下。”
“向朕请示什么?”
“陛下。眼下并无确凿证据,证明谢学士叔嫂与此事有关,但或有嫌疑……且谢杜氏或为杜伏威家眷。”
孙伏伽道:“淮阳县伯谢逸乃弘文馆学士,又是晋王府长史,臣不敢擅自处置。”
“怎么?你的意思是收押谢家叔嫂?”
孙伏伽道:“大理寺有两种看法,一个是谢学士叔嫂不知情,并未参与行刺之事;但谢杜氏身份敏感,谢学士若知悉不报,是否会另有图谋呢?”
“玄龄,你怎么看?”李世民皱眉,看向一旁的房玄龄,当初陕州行刺案是他负责调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