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初入长安(3/4)
宽阔的护城河后,城墙大约四丈高,城楼更是高的惊人,大概有十丈高,差不多等同于后世十层楼的高度。
经过城门洞时,谢逸发现城墙的厚度也很惊人。王永安介绍说,城墙基本呈梯形,底座六丈宽,城墙顶宽亦有五丈,差不多十五米的样子。这个宽度,在上面跑马车都不是什么问题。
更让谢逸惊讶的是,这样厚实的城墙环绕整个长安,总计有七十多里。这样算下来,城市面积有七八十万平方公里,在这个年代绝对称得上超级大城市。
进城之后,便是沿着笔直的街道直接前行。不用王永安介绍,谢逸也知道,长安和洛阳的城池布局大同小异,四四方方,纵横交错的笔直街道将城池划分为一百一十个坊,东西二市为商业区。
谢家宅邸所在地便在这条街道与朱雀大街交汇处的安业坊,出门沿朱雀大街直接往北走,就能到达太极宫。
用王永安的话说,谢学士圣宠优渥,御赐的宅邸紧邻朱雀大街,称得上是长安的黄金地段。而且谢家是可以在坊外街边直接开宅门的,在唐朝长安,这是贵族官员们才有的特权,寻常百姓可没有这个资格。
高大上,感觉不错!
有禁军护送,一路前行自然畅通无阻,很快直接到达朱雀街的安业坊。谢逸也有幸第一次看到唐长安城中轴线——朱雀大街。
很惊人,街道的宽度竟然有一百五十米之多,从皇城承天门直到城南明德门,因而也被长安百姓称之为“天(门)街”。
与此同时,朱雀大街也是一个地域分界线,街东归属万年县管辖,街西则是长安县管辖。
唯独有个不好的地方,朱雀大街竟然是黄泥土路,连石板都不曾铺,未免与国际化大都市不相匹配,差评!
到了安业坊,淮阳县伯府很好找,偌大的匾额清晰可见。得到消息,陆通早已率领一众新招募的家仆婢女恭候在门口。不少安业坊的居民得知有新的勋贵入住,纷纷聚集在街口看热闹。
作为男主人,谢逸当然要下车与家仆们见个面,打个招呼!
数月后再见谢逸,陆通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态度也越发恭敬。无它,不过几个月时间,谢公子便从县男成了县子,而今又成了伯爵。
为此,这宅邸门口的匾额都换了两三回了,虽然麻烦,花费也不少,但陆通却格外高兴。
值啊!当初的眼光太精准,选择多么明智,傍上这么一棵大树,陆家至少三代富贵不愁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