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 夜论吐蕃(2/2)
“这倒有趣。遗爱,你这都是哪里听来的?”李世民笑道。
“这就是臣从吐谷浑人那里听到的一段有关叶蕃起源的歌谣对话。这个勇士就叫做弃聂,他就是吐蕃的始祖,一个就像我华复的大禹等先贤,一个被神化了的人物。当不了真。”房遗爱说到这里,顿了顿,看着皇帝问道:“至于接下来这吐蕃经过十几位赞普的经营,不断开拓疆域,渐渐兴盛起来。这些。想必陛下也有所了解,臣就不多说了,臣现在就着重谈一谈如今吐蕃的的这个赞普弃宗弄赞,可好?”
“好。联想知道的就是这个李世民应了一声。
“说到弃宗弄赞就不的不先说一下他的父亲朗日论赞之死。吐蕃原本是个游牧之族,它的崛起是靠着不断征服和吞并四周的部落而完成的,也就是说吐蕃是在不断的战争中兴起的。而不断的战争势必会产生一批战功卓著的新贵。这批新贵也势必需要掌握权力和获得财富,而部落里原有的那些旧有贵族显然不愿意放弃已经得到的一切,于是争斗和阴谋也就产生了,统一了整个雪原的朗日论赞被毒死了。”
听房遗爱说到这里,李世民不知是不是想到了自己手中关陇集团和山东新贵之间的争斗,不由得叹息一声道:“唉!有些矛盾是无法避免的。”
房遗爱喝了一口内侍送来的茶水,润了润喉,接着说道:“朗具论赞死的时候,弃宗弄赞才十三岁。当时的处境可谓是危机四伏,吐蕃的旧贵族,也就是他们所称作的“父王六臣,与“母后三臣,先后谋反,不少属部纷纷叛离。吐蕃濒临分裂。”
“何为“父王六臣,与“母后三臣,?”李世民听到这里,插嘴问道。
“听突厥和吐谷浑人介绍,吐蕃历代赞普所统领牦牛部六个兄弟部落,称父王六臣;另外还有三个通婚部落,称母后三臣。这也是在朗日论赞之前,吐蕃历代赞普所倚重的主要力量。”房遗爱解释道。
李世民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示意房遗爱继续讲下去。
“面对这种危在旦夕的情形,试想,如果弃宗弄赞稍微文弱一些,或者才智稍微差点,会是个怎样的后果?那一定是小命不保,而整个吐蕃也将土崩瓦解。但这今年仅十三的少年,硬是靠着一些年轻的新贵,用残酷而勇决的方式迅镇压了叛乱,杀掉所有不满和不能臣服者,让各部族全部又统一到了他的身边。他具体用了什么手段,过程怎样,臣也没打听明白,但仅凭他小小年纪能做到这一点,弃宗弄赞的才智武略绝非一般,臣甚是佩服。”房遗爱感叹道。
“此子确实不凡。”李世民也深有感触地双了一声。
“要说吐蕃人至今没有文字,弃宗弄赞自然也没读过什么书,但他的眼光着实了得。他在重新统一了部族过后,又做出了英明的决断,把都城从雅隆迁到了逻些。”房遗爱继续赞道。
“如何个英明法,说详尽点。”李世民饶有兴趣地说道。
房遗爱受到了鼓励。自然兴奋起来,指着李世民面前御书案上的纸墨道:“臣画张图给陛下看如何?”
“好啊,不用拘礼。只管画来。”李世民摆手道。
房遗爱起身,提起狼毫在纸上点点戈1划1起来,边画边对李世民解释道:“这好比是我大唐的西境线,这是松州,往西就是我们大唐人视之畏途的绝域,也就是雪原,在这雪原的这里有一座山,叫做网底斯山,吐蕃人原来的都城就在这座山的南面。而雪原的这里有一条江,叫做雅鲁藏布江,吐蕃现在的都城逻些就在这条江的北面。”画到这里,房遗爱停下来看了看李世民。
“这能说明什么?”李世民望着那张草图问道。
(这些天更得太少,自感有些愧对关注本书的书友。明天爆一下,更个咐字,先把话说了,也算给自己一点压力。
)(未完待续)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一五三章夜论吐蕃)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