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驸马至尊 > 第三章 李世民(上)

第三章 李世民(上)(2/3)

目录

穿越前他也算官场中人,细细一想,房遗爱有些明白了。在自己和高阳的这桩婚姻中,李世民看重的并不是房遗爱这个女婿,而是房玄龄这个亲家。在中国,由于缺乏西方式的契约精神,有着靠人际关系而不是制度处理各类事务的传统。从古到今,大到帝王和领袖们君临天下,小到大小官员主政一方,首先要求下级的是对自己具有高度的崇拜和信仰;而下级对上级的要求则是信任和宠爱。“一句顶万句”、“你办事我放心”便是最好的例证。这与管理学中的层级管理和平面管理都不同,实际种泛家族化的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所谓的制度乃至法律都成了摆设,关键在于你是谁的人。而想成为谁的人,或想让谁成为你的人,那就要求先演变成熟人,再演变成亲近的人,最后演变成家人,这样才能保证忠诚或宠信的持续和延展。于是乎,儿女的婚姻就成了加深人际关系,演变成家人的最好途径之一。伟大至“千古一帝”的李世民也无法免俗,即便是他最宠爱的女儿――高阳也摆脱不了作为筹码的命运。

今日房玄龄演了一出绑子请罪,作为李世民,他首先考虑的不是小夫妻间的矛盾,而是房玄龄的面子。所谓“解衣推食”、待臣以礼,这样才能使臣事君以忠、“死而后已”。何况房玄龄乃开国功臣,必不可少的股肱之臣。所以李世民在口谕中表明自己的态度,百般赞誉和宽慰房玄龄。至于先将房玄龄撵走,如今又让自己如此跪着,一来是为了皇家的脸面,所谓恩威并施,乃帝王驾驭臣下之术;二来高阳是他的爱女,受了委屈,他怎么也不能太便宜了自己。房玄龄在的话,多少有些碍手碍脚。

想到这里,房遗爱一边感叹帝王心术的深妙,一边琢磨:这一关看来也没那么好过。眼下就跪得腰酸背痛了,还不知道何时是个头?看在房玄龄的面上,死是不会死,但不死也得扒层皮。

百无聊赖之际,房遗爱索性伸长脖子,开始欣赏起棋局来了。

房遗爱作为现代人,对皇权没太多的敬畏,自然没觉得自己的举动有什么不妥。而李恪有些诧异,看了他一眼,似乎在说,你好大的胆子!而李世民则视若未见,好像一门心思都在棋局之中。

围棋对房遗爱来说一点不陌生,是他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在他刚那阵,恰好是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横扫日本高手的时候。当时中国的大部分体育项目还很落后,围棋成了为数不多的能为国争光的项目之一。报纸上大吹大擂,聂卫平更是成了活着就被尊为圣的古今第一人(可惜没拿过世界冠军,有些伪棋圣的味道)。整个神州大地掀起了一股强劲的学习围棋浪潮。他正值求知欲旺盛的年纪,不但赶了这个时髦,而且是专门拜了高手学棋。虽然碍于文化学习,或许天分也不够,最终没能成为职业棋手。但他绝对算得上是个业余强豪。

矮几上摆着的是一块象牙镶钳木质围棋盘,纵横各19道,与现在的棋局形制完全相同。围棋子是陶质的,形状与现代正式比赛的用子也相似,为两面突起的扁圆形。

在房遗爱的记忆中,对古棋的印象就是范西屏、施襄夏的《当湖十局》,但那也是清代,与他如今到的唐朝可也有千年之遥了。据他对唐史的了解,唐初君臣都好围棋,李世民和魏征等都是个中好手。他今天倒要看看唐代围棋究竟是怎么下的,李世民的水平究竟如何。

棋局已进中盘,靠李世民半面的棋盘还是空荡荡的,只有两个星位上放着一颗黑子和一颗白子,而靠李恪那半面的棋盘上早已是犬牙交错、布满了棋子,黑白几块棋纠缠在一起。这大概就是唐朝时的围棋,一开始就力战,而不讲究什么布局。

细细看了看棋局形势,又看他们走了几步,房遗爱心中暗道:就这水平,可让六子。

此刻,李恪下了一子,将李世民的一块棋断开,李世民若想将这块棋救出,势必陷入苦战。李世民思索良久,起手拿了一颗黑子慢慢伸向棋盘,看他准备下的位置是要强行将那块棋冲出。房遗爱出于本能,轻叹一声。因为他早已看清,如果那样下的话,除非李恪相让,否则李世民必败。但如果将那块棋弃掉,倒可以利用余味先手在中腹形成厚势,与右上角星位的那颗黑子形成极好的配置,在大局上绝对占先。

殿中的内侍宫人连大气都不敢喘,所以房遗爱的这声叹息显得格外刺耳。

李世民一怔,转过头来,不悦地扫了房遗爱一眼,将手中那颗未下的棋子丢在棋盒中,直了直身子说道:“竖子也懂弈道?”

房遗爱低头道:“不敢言懂,微臣略知一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