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1/2)
秦国利益的事。公子连也知道,他不能拒绝魏武侯。公子连对于魏国的价值就在于他的身份,在于他在秦国还有一定的号召力,魏国就是想利用这一点扰乱秦国而坐收渔利。如果拒绝魏武侯,自己就成了对魏国没有价值的人,很可能会因此招来杀身之祸。公子连想了想后,对魏武侯的使者说,他非常感谢魏文侯和魏武侯这些年来对他的照顾,魏国目前处于比较紧张的国际环境中,自己不愿魏武侯再为他而分散力量。公子连打算自己独自归国,谢绝了魏国的护送。魏武侯见公子连答应归国,目的已达到,便赠给公子连车马和大量金银珠宝,问公子连何时启程,到时好为他饯行。公子连说至少得需要一年,到时定向武侯辞别。武侯虽然不是很高兴,但还是礼貌地与公子连道别。此前,公子连也在想利用秦国的内政不稳夺回君位,但他不愿意接受魏国的帮助,受魏武侯的摆布。魏武侯的建议让公子连既不能接受,也不能拒绝,反倒迫使他立即开始了夺权的准备活动。
公子连让身边机智善辩之人进入秦国,联系与出子母亲不和的大臣,在民间散布公子连要回国实行新政的消息,用金银珠宝交接豪杰义士,暗中争取秦军的将领。秦国人对当年公子连君位被叔叔秦简公夺走的遭遇都很同情。秦简公在位期间,秦国朝政腐败,国力羸弱,丢掉了河西地,秦人对简公都很有怨言。简公的儿子惠公在位期间,秦国没有什么作为,只能自保。惠公死后,两岁的儿子出子即位,秦国更是进入到了出子母亲执政的混乱局面。秦人对秦国的这种危险状况都很担忧,希望秦国能够出现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带领大家走出困境,重现当年秦穆公时的强盛。秦国许多大臣不满出子母亲重用本家亲属的做法,愿意配合公子连推翻出子母亲的统治。秦国的自耕农和地主在听说公子连要回国实行新政后,都盼着公子连的早日归来。
在筹划了一年后,公子连觉得时机成熟了,便准备动身。在与魏武侯辞别的时候,公子连与魏武侯盟誓,公子连感谢三十年来魏国对自己的盛情款待,如果公子连成功地夺回君位,秦国保证在魏武侯在世的时候不与魏国为敌。这个誓言让魏武侯很不舒服。秦出子二年,秦庶长嬴改迎立公子连于河西。秦出子母亲知道后,命令军队去消灭公子连一伙。这支军队的将领早已被公子连收买,在路上说服了手下人,去迎接公子连。沿途闻讯而来迎接公子连的秦国百姓很多,公子连在这些人的簇拥下进入了秦国的都城雍,杀死了秦出子和他的母亲,夺回了君位。
其后,嬴师隰等着魏武侯死,同时,他更关注的是吴起。
魏武侯真是嬴师隰的大救星,如果对嬴师隰说谁是这世上最可爱的人,一定是魏武侯。
魏武侯放嬴师隰回到了秦国。
魏武侯逼走了吴起。
然后魏武侯死了。
嬴师隰可以进攻魏国了。
嬴师隰自魏武侯死后,发了疯一样攻打魏国三十余次,终于打回了河西大部的失地,可就算是这样,秦国仍是穷困,仍是不能全面稳定的占领自己的失地。
所以这一战至关重要!
只胜不能败!
嬴师隰双目睁圆,他已经知道对面公子卬是排兵布阵的大行家,这是他最最痛恨的一点,也是秦军的短处。是以他现在绝对不能发兵攻打魏人,因为魏人已经布置好了,一旦他的主力用上,这就会成为一场来回的拉锯战,这样的战斗对胜负不好讲,但对彼此间的兵力会有极大的消耗。
这些消耗对于魏人来说,死个十几万人,不要两年,就可以全练回来了。
而秦国,现在的秦军主力竟然是一些老头子和小孩,兵越来越难征,再打下去,秦国迟早会陷入战而无兵的可悲局面,所以嬴师隰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仍有一种在刀尖上跳舞的感觉,一切都太危险了,秦国的局面太危难了。
可以说,现在的秦国比他初回的秦国还要穷困,还要穷苦!
所以秦国不能败,甚至不能打惨胜的仗,秦国的兵力不能大损!战斗的局面还不能拉大!
“大纛传令!”嬴师隰狂吼叫道:“着仲公子嬴渠梁率轻兵营,急攻魏军侧翼,接应嬴虔突围!”
轻兵营不是电视上的送死兵,当然,也是送死兵,因为他们是秦国的绝对主力,是以敢死名意抽出来的战士,为此,秦军轻兵营里甚至还有三辆战车。
就见一骑飞马直扑向秦军后阵。
“报——君上有令!”那名传令兵手持大纛令兵发下的令旗,那是一面小旗,喝道:“仲公子渠梁接令!”
车上的嬴渠梁拱手道:“渠梁接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