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1/2)
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特别是周安王十三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五十万的秦军。
而现在,吴起走了,他轻轻的走了,正如他曾轻轻的来,他给魏国带出了一支天下强兵,但问题在于,他走了,走后的魏武卒还能照常保持吴起时建立的军事制度么?
不能,距离吴起离魏,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
因为魏武卒属于常备军,平时不种地,只管训练和打仗,待遇优厚。
所以在魏国,很多人花钱进魏武卒。
由吴起的制度,决定了魏武卒的难度。吴起手上总共只有七万魏武卒。
可吴起走了,魏武卒的数量扩大到了二十万!
这二十万里面有多少合格的?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一位将军决定了一支军队的灵魂。这一点在这里得到了证实。
吴起的走,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走,还有这支魏武卒的灵魂。一支军队没了灵魂,那会怎么样?至少,在这个时候,秦人可以向魏国开刀,并且,魏武卒真的不能行了。
因为你会发现,砍掉一名秦人的手,他会用另一只手打你,你斩下了这两只手,这个秦人会用自己的嘴咬你,哪怕那是个老头,他没牙了,也会用自己的胸膛挡住敌人的兵器,给其它的秦兵制造机会。面对这样的敌人,心理上的压力远远超过实力上的区别。
魏兵后退,退后的兵开始乱了,他们甚至冲向了弓弩兵阵。
这时,魏兵开始有计划的后退了,他们要先把大车往后赶,必要时,还要烧掉。
老秦太穷了,所以更不能留下一点东西给他们。这是魏国上下的认知。
魏王甚至在考虑,是不是要建一道长城,把秦人挡住,在他看来,这些秦人和那些南下抢掠的胡人没多大区别。
第9章大秦铁骑
这一战中,秦国出动了八万骑兵,和过去不同,曾经,秦国也有战车,大约三千,这是一个大国理当拥有的数目,但经历了四世之乱,到了老赢师隰时,二十三年,年年有战,再多的底气也是用得光了。所以,再要似从前那样,动用大量的车兵,那太不现实了,事实上,在这个时候,所有的国家,都在大力训练步兵和骑兵。最早的时候,孙武子入吴国,为吴王练兵,以便于伐楚称霸,当时,武子胥鼎力而助之,全吴国上下以练车战为名,实质上,练出了一只日行百里的步骑军兵,人数不是很多,两三万的样子,可就是这支军队,把楚国的战车打得一无是处,楚国十万骑兵竟然在行军上赶不过这支步行军?自此,中原大战,谁都再也不能忽视步兵的作用了。
的确,车军是好,用来破阵更是有着无上的妙用。
但,真正说起来,山坡地不能用,乱石地不能用,非平坦之平原才可以用之。
但现在的战争已经让孙武子教坏了,再傻的将军也是知道,谁会和你在平原之上进行大战呢?所以车军的意义形象多于它的实质化。各国都载减了车兵数量。
在这里,除了齐、楚、燕有一定规模的车兵,我们可以看到,大霸主魏国,这个自魏文侯起的老牌子大虎并没有足够的车军,换言之,车战军不是没有,但不是主力了。
魏文侯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的心胸宽广,儿子是有名的败家子,可武侯死后,一样给魏惠王留下了足够的资本,走了吴起,还有庞涓。
魏国仍是目前天下最强的霸主。
除了秦国这个不知死活的,谁敢向它动手?
其实,早在吴起练出魏武卒时,他就感觉到秦国的可怕,这也是他把河西经营的如铁桶金汤一般的原因。
可是,吴起走了,正如他的来,现在,人家走了,封建时代,就是如此,君王用你,你就可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君王不用你了,不死就是幸运,还不滚远点?
如果吴起学学孙武子,大功告成之后,有多远跑多远,隐居于世,再修正自己的学问,名传千古,为一代圣人,未必不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