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秦歌一曲 > 第10节

第10节(3/4)

目录

再说了,如果这样跑起来,那军中的校人瘦人怎么办?那些体力弱的从事辅兵工作的怎么办?把后勤辎重丢下?这太不现实了。

我是谁说可以带上一定的干粮,这样不就行了?

公孙鞅更笑了,带上军粮?这样的话,就又得多带很多斤的东西,士兵带这么多东西,穿这样的甲,提着这样的兵器,到了战场,哪还有力气打仗?

我是谁郁闷了,这样的话,怎么打?这样慢慢的走么?

公孙鞅正色道:“正是这样,用兵之道,首在阳谋,我军之精锐,后勤之丰足,举三军之力,挥二十万之众,何以能敌之?”这也正是魏国用兵的方略,或者说是春秋战国时的用兵方略,也是证明了大军行动一定要有充沛的国力支持,不再是从前一两万人几千人打仗的样子了。

说理不如公孙鞅的我是谁只好认同了魏军这样散漫的行军。在他看来,这样的行军,根本就没有一点的锐气可言。相对的,这样的军队也缺少了一股战心锐气。

这样的军队,在我是谁看来,只是中等。

可事实上,这支军队正是当时战国时代的天下强军。

本来么,一支支由平民这样组成的军队,有这样的水平就不错了,自吴起练出魏武精兵之后,魏国就强在了这魏武卒上,大军团作战,其关键就在于,军中有一支精兵冲阵,一方军团退了,就会引起连锁反应,那样胜负就可见出了。

在魏武卒之前,这种冲阵的活儿是由战车来做的,晋未三分之时,晋国所以称霸中原,就在于晋国有着天下无敌的战车兵。一辆战车一般有三人,其中驭手最最重要,的确,战车冲陷于阵,根本不是人力能当的,但问题在于,战车一来太贵了,保养战车就是一笔巨大的钱财,而战车的损耗,也是非常惊人的,更要命的是,战车上士兵的训练也是积年累月还不见得能成的,换句话说,一个合格的驭手,没有十年,不能成战。

再加上战车使用那无法克服的地理特点,这就造成了战车一点点在中原战场的淘汰。

那样一来,中原争霸,就见于步军了。

非是如此,吴起也不会练出魏武卒了,魏武卒一出天下震动,就是因为他不受约束的可以在战场上发挥那近似战车的战斗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