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旧怨(3/4)
当然,也不是什么人都抓的。本地人,董平是有些惹不起。燕赵之地向来多豪杰,也自古以来就多悲歌之士。换句话来说也就是这里的老百姓,同样的不好惹。惹急了,管你谁照揍不误。再加上当地的豪绅多,长官也不愿意惹怒这些势大根深的人。
惹不起当地老百姓的董平,只能将抓兵的重点放在外地人身上。好在当时他的驻地,正位于平汉线上,也算是交通要道。往来的贩夫走卒,数量还是相当不少的。重点放在外地人身上,也能够勉强的满足需要。
当时火车因为战事中断,只能滞留在河北的老班长很不幸的,被抓到了董平所部当兵,,成了董平手下的一个新兵。并不甘心情愿当这个兵的老班长,逃了几次都被抓回来,还挨了不少的军棍。
在完成新兵训练之后,老班长先跟着国民三军西进陕西,随即又东进河南。继而因为国民军失利主力西撤,被隔断在河北境内。只能投降北洋的部队,南下抵抗北伐军的时候,趁着部队反田失利后的混乱局面跑掉了。
当了逃兵的老班长因为身上没有钱,又是逃兵的身份也只能步行南下,最终流落到了信阳给人家当长工。后来又参加了红军,一路跟着红军转战。成了不多的在鄂豫皖苏区时期,便参加红军的四川人。
董平在那边的时候带兵虽说极为严格,但平时对手下的兵按照那位庞老总的规矩,一向都是以兄弟视之。无论从军是被抓来的,还是自愿从军的。在他手下多的兵,只要进了他的部队,也就基本上都认命了。
带了这么多年的兵,从来没有逃跑过一个兵。居然能在他眼皮子底下当了逃兵的老班长,算是开了一个逃兵记录。好在老班长当时逃跑的时候,没有把枪给带走。比当年各路军阀的逃兵,一般跑的时候连人带枪一起消失好的多。
为了老班长这个神通广大,破了记录的逃兵,董平还挨了四十军棍。同时被认为是他虐待部下,才让自己部下出了逃兵。要不是他那些部下跪下替他求情,董平当时可就不止四十军棍那么简单了。
只是没有想到,原本他以为已经逃回四川的老班长,却在鄂豫皖就参加了红军。结果阴差阳错的,两个人在八路军的队伍里面又相遇。当年被抓兵的老班长,虽说后来不得不扛上了枪。但内心里面对当年抓兵进入部队的董平,可是一直都看不顺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