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会适得其反(2/4)
“从我们撕开伪军的防线,到现在已经五个多小时了。我们在山口打的那么激烈,现在日伪军肯定已经发现我们南下。为了堵住我们进入老顶山区以及东撤的路线,日伪军会在第一时间调动八松岭以东的日伪军就地南下。”
“如果当初老何关于日伪军在八松岭与太行山之间,给咱们设置伏击圈的判断是正确的话。那么眼下日军可以就近使用的兵力,也只有这支日伪军南下。最关键的是这支日伪军如果就地南下,那么他们距离我们的目标比咱们要近一些。”
“即便是我们已经抢先一步,但日伪军根据这个陈峰提供的情报,可以利用距离的关系后发制人,抢先我们一步抵达。从八松岭以东南下,有一条公路可以供他们方便的调动。而且他们有卡车,行动效率和速度远远的超过我们。”
“他们南下可以走弓弦,我们却是只能走弓背。不仅要走弯路,同时速度上也远不如他们快。我的意见是,改变原有的计划,全军撤回八松岭隐蔽待机。如果八松岭以东的日军南下,我们就地从八松岭向*围。”
“现在我们无论向那个方向突围,时间上都已经来不及了。天马上亮了,到时候日军的飞机,会让咱们根本就无法隐蔽行踪。现在回撤到八松岭,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即便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之下,至少那里有山地可以为我们的依托。”
张子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何三亮在仔细核算一下速度和效率,却是发表了不同意见道;:“团长,我的意见还是不调头为好,以急行军的速度尽可能的加快速度。力争抢在日伪军之前,撤入潞东地区休整。”
“团长,日伪军手中的卡车数量,并不足以将其在八松岭以东的日伪军,日伪军如果要围歼我们团,即便是以日军为主,那么也要调集三千人以上的兵力。如果以伪军为主,那么调集的兵力更多。”
“三千人的兵力,至少要一百五十辆卡车,才能将调动足够的兵力。而之前我们一鼓作气曾经击毁过他们五十多辆卡车,现在日军手头的卡车根本就无法做到,在第一时间将足够的兵力抢运到我们的突围方向。”
“如果只有先头部队的话,我们完全可以一鼓作气打过去。而且我们调头南下,最担心的不是我们,而是日军三十六师团部。因为即便是陈峰叛变,他们也不知道我们的真正目标在哪。我们向东转移,只能是他们预判的目标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