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康熙龙游民间平冤录 > 第20章 《锦绣冤》18

第20章 《锦绣冤》18(3/3)

目录

元妃说:“无妨,姐姐有话但说无妨,妹妹听着呢。”

惠妃阴阳怪气不怀好意地说“虽说失去至亲是沉痛的悲哀,是莫大的不幸,但悲伤也要有尺度,过度的沉迷于伤痛而无法自拔不仅不会令亲人起死回生,反而会让旁人觉得妹妹懦弱,其实只要按规章礼仪加以祭奠,也算是尽了孝,如果还不能从悲伤中走出来,排愁破涕的话就失去了作为嫔妃该有的本分,最后也失去了皇上的欢心,这就有些得不偿失了,作为妃嫔事事应以皇上为重,处处以皇上为中心这样才不会轻重倒置,妹妹天资聪颖,一点就透,应该知道如何做才不会本末倒置。”

面对惠妃的有意为难挑衅,元妃并没有太在意,面上不至于难堪,但也相应给予还击,她说:“姐姐的金玉良言,妹妹都记在心里了,惠妃姐姐还说自己不会说话,这脱口便是宏篇巨论,此非等闲之辈可以为之,着实让人羡慕啊,这辞藻再过华丽也不如姐姐能说会道,直入人心,妹妹我本就柔弱平庸,柔筋脆骨,哪及惠妃姐姐才思敏捷,头脑清澈,审时度势,当机立断,绝不含糊,堪称深谋远虑的棋手,而妹妹我只想在后宫谋得一席之地,了却残生,别无他求。同样的环境同样的事情,妹妹与惠妃姐姐感受和态度是不一样的,因此不要把个人意愿强加给别人,因为每个人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

奸诈阴险、歹毒圆滑的惠妃立马就听出了话语中暗含的意思,恐怕心里早就恼火了,只可惜不能发作,只能强颜欢笑,甚为尴尬,其实其他嫔妃也或多或少很尴尬。

不过还好后宫不缺聪明睿智,察言观色,高情商的女人,有她们的调和让半凝半浊的空气变得流动清晰。

皇太后循循善诱,耳提面命地训诫道:“惠妃刚刚提到了皇上,哀家正好有一事要与你们言明,近些日子以来,皇上情绪不佳,寡言少语,日日忧心,膳食也进的不香,很有郁郁成疾之象,这几日也不常来请安,听御前的人说如今两顿不及过去一顿的量,身子枯立消瘦,面色也不好看,每每于此哀家甚为忧虑,虽说母子连心,毫无顾虑,可有时却不及枕边之言来的方便,事半功倍,你们作为皇帝宠妃也有责任为皇帝排忧解难,疏散心结,哀家希望你们见到皇上好好规劝,尽嫔妃的本分。”

佟贵妃是众妃嫔之首,后宫实际的女主人,她率先起身,其他后妃便紧跟其后,亦步亦趋,坐着相同的动作,说着相同的话。

众位嫔妃齐言道:“臣妾谨遵皇太后懿旨,皇太后谆谆教导定铭记于心,终生无感忘,绝不失嫔妃应尽的本分,绝不辜负皇太后信任重用之恩。”

正事说完没过多一会就都跪安离开了,皇太后也没有心思闲聊,早走早清净。

大清朝以孝治天下,清世祖顺治爷就曾说过:“自古平治天下,莫大于孝,孝为五常百行之源。”他把孝道作为建国安邦、教化黎民的根本,当然也不排除是统治者而服务,建立自己的稳固统治,孝放到国家层面就是忠,为了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皇帝要约束人民的思想,培养忠于自己的顺民。

皇帝一国之君是天下表率,因此一言一行都会被放大,在紫禁城里处处离不开规矩。第一表现就是每日的请安礼,后宫嫔妃先是由皇后率领嫔妃向太后问安,在聆听教导后离开,直奔皇后宫中紧接着由嫔妃之首携众嫔妃向皇后行六肃三跪三拜大礼,早晚各一次,风雨无阻,而皇帝非嫔妃等同,日理万机,朝政繁杂,并没有具体的明文规定,隔着三五日去请一次早安晚安,都是很正常的,但康熙皇帝无论有多忙都尽可能地每日请一次早安,但最近几次一反常态竟数日不来,多以朝政繁忙为由推辞不来,不得不去时也很少坐长久,点卯便回。

皇帝这么做正是提现孝心所在,他不想让烦心事叨扰老太后清修,毕竟快67天龄了,身子骨经不起殚精竭虑,焦心劳思。这一点仁宪皇太后心知肚明,康熙皇帝的为人再清楚不过了。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