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锦绣冤》13(2/2)
内务府太监走后,皇帝问庆喜:“梁九功有没有说些关于惠妃或者惠妃母家之事吗?”
庆喜说:“这到没有听说。”
皇帝心想:“哼,看来他还是有所保留的,也罢,朕总要顾念老大的感受。”
皇帝带领庆喜等人离开了南书房,直奔西六宫的长春宫,而通贵人的启祥宫正好与长春宫相邻,因此皇帝没有提前派人去传,而是顺道让人叫上,面对皇帝的到来,虽说宣嫔早有心里准备,可依旧还是难掩紧张之色……
【长春宫】
皇上说:“宣嫔呐,知道朕为何而来吗?”
宣嫔故作镇定地说:“嫔妾不知?还请皇上明示。”
皇帝说:“宣嫔聪慧,善察朕心,朕不相信宣嫔不知朕所为何来,这欺君之罪可是要灭九族的,宣嫔可不要错了主意,殃及母族。”
庆喜说:“宣嫔娘娘,总管梁公公什么都已经招了,娘娘一味地抵赖试图蒙混过关是行不通的。”
宣嫔问:“都招了,他都说了些什么?”(这一句话便以露出了马脚)
皇帝示意庆喜将证供让宣嫔过目一遍,宣嫔看过后顿时脸色苍白,双手颤抖,大惊失色。
宣嫔说:“嫔妾冤枉,还请皇上明鉴,这都是梁九功蓄意诬陷嫔妾。”
宣嫔面对皇帝给的一次陈述的机会,并没有坦白认罪,而是顽固不化,继续死撑,这时通贵人来了。
通贵人说:“嫔妾给皇上请安。”
皇帝笑着说“来的正好,通贵人,今日你在储秀宫跟朕说你碰到了那两个传信的御膳房小太监是吗?”
通贵人答道:“是。”
皇上说:“如果朕让你指认,你能找出他们吗?”
通贵人回话:“回皇上的话,臣妾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嫔妾相信不会认错。”
“庆喜,把长春宫所有太监通通拘押到此,让贵人辨认。”
庆喜说:“嗻,你们把守长春门不允许放走一个人,剩下的跟我来。”
宣嫔极度恐惧,说话颤抖底气不足:“慢着,皇上,这无缘无故的搜查,怕是不太好吧。”
庆喜一众太监不敢轻举妄动一旁看着康熙皇帝等待旨意
皇帝说:“清者自清,搜上一搜有何不可?难道这长春宫真的藏污纳秽?”
宣嫔哭闹道:“嫔妾,冤枉!”
皇帝态度坚决:“朕已然决定,宣嫔不要抗旨,冤不冤枉相信很快会水落石出。”
宣嫔已知无力回天,形势不可逆转,有些瘫软,身边的紫鹃偷偷碰了一下宣嫔脊背,让其别慌,这一切都被康熙尽收眼底。
长春宫太监全部传到长春宫正殿外,其中有两个太监鬼鬼祟祟,不一会所站的地面就多了一滩水,格外引人注意,果不其然通贵人一眼扫过便将二人认了出来。
通贵人说:“回皇上,就是他们两个。”
二个太监矢口否认道:“奴才冤枉,奴才没去储秀宫泄密,还请皇上明鉴。”
皇帝说:“既然没去你们又怎么知道朕要问你们此事,你们好大的狗胆,如今仍想抵赖推诿,来呀,把这两个太监拉下去给朕重重的打,直到招了为止!”
“奴才冤枉啊,宣嫔娘娘!救奴才,救救奴才呀!”
皇上转念说:“宣嫔你可知罪!”
宣嫔哭喊到:“嫔妾冤枉,嫔妾真的不知他们会胆大包天去元妃姐姐那,嫔妾只是让他们去看小公主,还请皇帝明鉴,此事真的跟嫔妾无关呐,是不是啊,紫鹃。”
紫鹃说:“请皇上明鉴,我们主儿真是无辜的呀!我们主儿真的不知道他们会去储秀宫说那些话。”
皇上让庆喜将人带回来,而等待杖刑的两位太监在影壁外什么都听到了,对宣嫔生了怨恨,已有吐露真情之心。
皇上说:“刚刚宣嫔的话你们都听到了吧,如果宣嫔所说属实,你们二人便犯了欺君之罪,这是要诛九族了,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辩解的吗?”
“这都是宣嫔娘娘指使奴才干的,娘娘还赏赐我们每人20两银子,这银子在此,请皇上明鉴。”
“是啊,不然奴才也没有那个胆子害元妃娘娘啊,还请皇上明察。”
宣嫔回嘴说:“你们血口喷人,凭什么说是本宫赏赐的,有什么凭证,皇上,嫔妾从来没给赏赐过他们银子,还请皇上明鉴,”
庆喜补话说:“皇上,小太监月例不过三两银子,可见这二十两非二人之物。”
在主仆互咬之际,一个人的站出指证彻底地将宣嫔打入谷底,让宣嫔的辩驳变得苍白无力,甚至说什么都没有用了,妄图狡辩混淆是非的想法彻彻底底地破灭,其实没有她的指证宣嫔也完了,而这个人就是宣嫔侍婢————紫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