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锦绣冤》11(1/3)
松慧姑姑讲:“太后,储秀宫元妃在长街晕倒了。”
仁宪皇太后细问:“哦,这是为何?难道元妃病情堪忧了?”
松慧讲:“听说御膳房两个太监泄露了元妃母家的消息,元妃受不了打击就晕厥了。”
仁宪皇太后喃喃嘀咕道:“这元妃也真够可怜的,荣耀于家事,受累于家事,何尝由过自己,自生下来的那一天就没过属于自己的日子,说实话她与哀家却有相似之处,当年哀家的姑母被先帝所废,贬回科尔沁,祖姑奶奶孝庄太皇太后为了维护蒙古和大清的关系,便选了我入宫成为继任的皇后,为科尔沁,为蒙古耗尽心血~这元妃为了曹家荣辱入宫伺候,延续曹氏满门荣耀,加上皇帝仁厚图报,才有的江宁织造三代姓曹,当初元妃如果不入宫,也不至于落到如此地步。话说回来后宫里的嫔妃哪个不是为了母族利益而活,自踏了宫禁之门就再无自己,现如今这元妃又遭人算计,真是雪上加霜。”
松慧姑姑说:“太后也认为此事事有蹊跷?”
太后望着姑姑富有深意,心领神会道:“看来你也想到了是不是,不如说来看看。”
松慧姑姑说:“奴婢觉得此事蹊跷的很,御膳房的太监为什么偏偏要到储秀宫门前说嘴,而且说得内容正是事关元妃,您说这世间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怕是有人暗中操作,有意将消息传到储秀宫,想借机害死元妃娘娘。”
仁宪皇太后讲:“水至清则无鱼,太明显反而惹人生疑,哼,这招欲盖弥彰太稚嫩了。”
松慧姑姑说:“太后不出宫门却能洞若观火,明辨是非,可见太后心如明镜,睿智绝伦,识明智审。”
仁宪皇太后讲:“哀家虽然不问后宫之事多年,后宫本是安宁祥和之所,供皇上赏阅休息之地,哀家绝不允许后宫斗争肆虐,硝烟四起,污秽横流,松慧,你着人好好盯着点,别再出什么乱子。”
松慧笑着说:“请太后放心,人已经派去了。”
仁宪皇太后讲:“你我主仆多年,哀家的心思让你摸透了尽,说是心灵互通也不算冤。”
主仆二人亲密无间,相视一悦心照不宣。
【储秀宫】
皇帝勃然大怒道:“御膳房里的小太监怎么会知道元妃的家事?朝廷机密怎么会泄露出去。”
宜妃因循善诱:“是啊,皇上严令知晓此事之人不得泄露元妃父亲及兄长离世的消息,所谓御膳房太监怎么会知道呢?怕是有人故意泄露,目的怕是想置元妃妹妹于死地。”
皇帝满面怒容:“梁九功!你可知罪!”
梁九功说:“奴才不知?”
面对康熙皇帝的雷霆之怒,吓得汗都冒出来了,可是嘴比石门还硬。
康熙怒斥:“当日在南书房知道此事之人除了邹瑾轩便只有朕和你三人知晓,而邹瑾轩回宫这几日都在朕的身旁,没有泄露的机会,唯有你多次出入养心殿。”
“奴才冤枉,还请万岁爷明鉴,虽说奴才多次出入南书房,可都是听旨办事,奴才有什么理由害元妃娘娘,难道就不会有南书房外其它站班太监泄露出去吗?对了,宜妃娘娘又是怎么知道的,不会又怪奴才传的吧。”
皇帝肃穆严肃:“宜妃是朕告诉的,宜妃和元妃素日交好,情同姐妹,朕也相信宜妃的人品,难道你认为宜妃有可能泄露机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