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3/3)
驼侠边退边推,片刻之间,俱已全毁,通道亦被乱石封闭。
父子退出甬道,来至囚笼房内,仇恨纵身一跃,把那壁上松脂火把,抢到手中,朝着竹制囚笼掷去。
两人下得山来,只见山上一片红光冲天。
下山途中,仇恨把魏苇来告翠儿被擒之事,一五一十,禀告驼侠。
父子两人,救人心切,这夜并没转回客店,就径自上了通往金陵的大道。
事后,蜀山镇上,传出了神仙下凡,拯救难童的故事。
京都之地,一片升平气象,街上行人拥挤,热闹非凡。
仇恨性好游山玩水,然而翠儿有难,时刻挂在心头,哪有心情留恋,催促驼侠连夜出城。
话休烦絮,父子两人,披星戴月,日夜兼程,不数日,过淮阴,出海州,到了老窖地界。
驼侠一看辰光尚早,兼之连日辛劳,酒瘾又发,胡乱找了一家酒肆,大灌黄汤去了。
仇恨第一件大事,就是向城乡内外,打听附近有无强人出没,片刻工夫,查出鹰游山近日确实异于寻常,心中已是胸有成竹,返回酒店,将情禀告道:“爹,鹰游山距此不远,一个时辰可到。”
驼侠点头道:“辰光尚早,何不趁机略作休息,连日奔劳,想必你也累了!”
仇恨一觉醒来,已是戌未亥初肘分,当下两人依照酒保所指路径,沿着江边小路,直奔鹰游山而去。
约莫走了一个更次,月光之下,已见前面山峦起伏,循着弯弯曲曲的山道,片刻已达山腰。
鹰游山虽非高山峻岭,却也有不少山岗峰峦,而且山峦起伏间,又有一似盆山谷,谷中古树参天,长草过人,转过一个山坳,谷中隐约有座高大屋宇。
驼侠睹状,对仇恨说道:“住在这种幽僻隐蔽地方的人,定系武林高人无疑。”
仇恨心想:“为了拯救翠姊,就是龙潭虎穴,也要一闯。”
月光波洁,只见两条黑影,如弹离弓似的射向谷去。
片刻,已至谷底,那间高大屋宇,渐渐呈现眼前,红墙绿瓦,却是一座大庙,门前排四棵古松,似含四大皆空之意,屋后一片广大竹林,密层层的如墙如堵,左右皆是如伞古柏,置身其中,尤如步入仙境。
两人正自心幕景致之美,蓦然,背后传来斥喝之声:“何来狂徒!在此观望!”
驼侠回头四盼,月光明亮下,却无半个人影,仇恨机警过人,“刷”的一声,窜上树梢。
居高临下,游目四掠,仍无所获。
倏然,又听有人喝道:“干什么的?快说!”
仇恨被三番两次戏弄,无名火起,骂道:“躲着说话,不算好汉,有种的出来!再不出来,我可要放火啦!”
这一骂,倒真有效,陡然“嗖”的一声,一条暗影,打从密林之中,疾飞出来,却是一个头陀。
仇恨一见有人窜出,翻身跃下地面。
头陀大刺刺地言道:“一路上到处打听我们鹰游山,意欲何为?”
仇恨见他那目中无人的神态,早已沉不住气,剑眉一桃,双手拦腰一插,也以满不在乎的口气,道:“不是看得起你鹰游山,我还不打听呢!”
头陀一语不发,“呼”的一掌,拍了出来,仇恨横步闪身,避了开去,并不还手,朝驼侠说道:“爹,这家伙交给你啦!我进庙拜菩萨去!”语音未落,也不管驼侠答应与否,一溜烟就跑了。
仇恨人虽小,诡计倒很多,他知道如果说让他单身探庙,驼侠决不答应,如今天赐良机,一见头陀,就故意惹他生气,引他动手,驼侠总不能不战而逃,这是脱身妙计。
仇恨用计甩脱驼侠,朝大庙纵去,大庙墙高寻丈,庙门紧闭,隐约中看出庙门上有块巨大横匾,上写“清真道观”四个大字。
仇恨正自琢磨该从何处进身,蓦地,忽听庙里隅唱细语,由远而近,仇恨不加思索,飞身一跃,跳上屋面,蹲伏一隅,片刻,只见两个道士装束的影子;提着两盏灯笼,边说边行,走向前来。
渐渐走近,仇恨突然一招“燕子穿云”,扑了下去,左手一点,先将一个年纪较长的点倒。
另一个年轻的小道士,瞥见有人突然而来,一甩手提灯笼,撒腿就跑,仇恨已如旋风般的一手把他促住,低声喝道:“要命就别声张,如若不听,立取狗命!”
小道士已是魂飞魄敬,哪里还敢哼叫,浑身有如中风着邪,抖个不停,口里直叫仙姑饶命!
仇恨一言不发,左手一提,右手在他屁股猛托,纵身一跳,跃出墙外,五指一紧,说道:“要命的你就说实话,只要实说,决不伤你。”
小道士被他用手一抓,就象铁钳一般,痛入心肺,哪里还敢挣扎,连忙点头不停地说道:“只要留我一条小命,什么我都说。”
仇恨问道:“最近你们庙里来了什么人?有没有一个女子?现在藏在什么地方?”
小道士道:“前些日子来了一个白面书生,叫什么我可不知道,听说带来一个小姑娘,可是现在送走了!”
仇恨急道:“送到哪里去了?”
小道士呐呐言道:“送到哪里,实在不知,只听那书生行之时说什么……头子口……五指山这么一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小的也不知道,说的都是实话,如有一句不真,雷打火烧。”
仇恨把手一松,喝声:“去吧!”言毕正想回头找寻驼侠,倏然,林中人影一闪,霎时不见。
身法之快,一时仇恨难分是人是兽,提起身形,使出绝顶轻功,穿身入林,往那黑影之处追去。
追了约有里许,竟然丝毫没有踪影,心中暗觉奇怪,蓦然,身后一阵桀桀怪笑,深夜之中,勾魂夺魄,仇恨不禁一惊,连忙假咳数声,聊以壮胆,双目却不停地向四周扫去。
蓦地,又是一阵怪声叫道:“什么人?不男不妇,来此则甚?”
仇恨听得人声,精神为之一震,但却闻声中道及他是男扮女装,心头怒火顿生,大声喝道:“是男是女,出来便知,再不出来,我可要骂了。”
正当仇恨急得满头是火之时,驼侠已从林中摇之摆之,走了出来,面带微微笑容,说道:“恨儿,是我!”
仇恨一看是驼侠,满腹牢骚,不便发作,嘴一嘟,道:“爹爹一把年纪,还要装鬼吓人!”
驼侠笑道:“爹不是吓你,是考验你。”
仇恨甚感奇异,道:“缺理就是缺理,还说什么考验人!考验什么?成绩如何?孩儿洗耳恭听。”
驼侠哈哈一笑,道:“成绩甚差!甚差!恨儿,今后你要记住,对敌之时,如在午夜,切记我明敌暗,当你没有发觉敌踪之时,应该隐身暗处,以防暗器侵袭,这是我辈应有常识。”
这时仇恨才知义父并非戏弄,而是处处予以教导,心中自是感激万分,点头应是。旋即说道:“爹,孩儿已打听清楚了,翠姊姊确曾被掳到此处,但是现在又被转移了地方。”
驼侠微微笑道:“转移何处?”了
仇恨得意洋洋地说道:“已经移送到头子口,五指山去了!爹,头子口是在什么地方呢?”
驼侠道:“象你这样盘问,哪里会得到真实消息,这里的小道士都是经过训练的,俗语说:‘不见棺材不落泪’,凭你一个小孩,空口讲白话,他们就会实说呀?你上当了!”
仇恨面红耳赤,道:“那么爹打听出来了?”
驼侠面容凝重,显得非常严肃,缓缓言道:“不止打听出来,而且将你带离了险地,要知道,这清真道观乃是长眉道人修真之所,长眉道人本来就是个武功盖世的武林奇人,可是为了夺取天下第一的名号,在此潜隐了有三十余年,专心修练内外武学,不问世事——”
仇恨突然插嘴道:“孩儿深入观里,怎么长眉道人竟然不觉?”
驼侠道:“适逢长眉道人陪同百毒天君下山去了,否则你的一条小生命难保,那小道士口中所说的白面书生,正是百毒天君,你的翠姊姊此刻已被送别套子口,五条沙去了,并非什么头子口,五指山。”
仇恨一听,心想:“敢情我盘问小道士的情景,义父都一一看在眼里?”
驼侠见他沉默不语,又道:“百毒天君既然搬请长眉道人,看来咱们此行难矣!”
仇恨听说此行困难,翠姊救之不易,不由急道:“爹,难道说我们就此休手,罢了不成?”
驼陕微微笑道:“依你之见呢?”
仇恨抓抓后脑,然后以坚决的口吻说道:“不管多难、多险,我们总不能临阵退缩,半途而废。”
随着又道:“敌疏我密,若非给他个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趁他们防而不备,而且,我们目的是救人,尽量采取避重就轻,以不正面对敌为原则,爹,你的意见如何?”
驼侠点点头,缓缓言道;“除此已无别法,不过——咱们还是见机行事吧!”
父子两人,心情沉重,一路无语,沿着东海边岸,直奔套子口而去。
次日午后,已然抵达套子口镇,两人找了家客店投宿,晚间问起当地名胜古迹,店小二滔滔不绝地说了很多,但却始终没提“五条沙”三字。
驼侠不禁奇道:“闻说有个五条沙的去处,怎的你却不讲?”
店小二道:“你老错啦!五条沙乃是个险地,不是游客可去的地方,而且打这儿也不能去,那要到黄河口去才行。”
仇恨笑道:“你倒说说五条沙的形势!”
店小二道:“这话说起来可长啦!我拣知道的跟二位说吧!五条沙都是在海中的沙堆,排列有如五指,所以又有五指沙之称,当中一条最长,距离海岸也最近,从黄河口摆渡过去,大约一个时辰可到。历代传说沙中有沙怪吃人,过去有的渔人常常上那沙滩去拣拾些鱼虾海蚌,多是有去无回,你老打听这是干啥呀?”
仇恨不答,问道:“打这儿到黄河口需要多少时候?”
店小二双眼一眨,道:“脚程快的半个时辰可到。”
驼侠七拉八扯的又胡乱问了些无关紧要的话,摸出一锭银子给了店伙。
店小二接过银子,连声道谢。
仇恨心悬翠儿羁身险境,急不可耐,频催义父上道。
驼侠担心连日奔波,仇恨劳碌过度,有伤体力,道:“天色已晚,找寻舟子不易,二来体力不足,明日不足应用,还是休息一夜再说。”
仇恨闻言,猛然省悟,大敌当前,势须精力充肺,否则将难制敌取胜,义父所说甚是,当下唯唯应诺。
一弯新月,夜凉似水,父子两人,多日辛劳,这一睡,直睡到翌日日上三竿方醒。
两人进过饮食,就在房中闲谈些江湖轶事,捱过晌午,始行离店,转道黄河口而去。
黄河口岸,渔船如织,父子两人,穿梭于大小船间,舟子闻说前往五条沙,众皆摇首不去。
驼侠心想:“重金之下,必有勇夫。”确也有那亡命之徒,贪图高价,愿载两人前往。
此时,乌云满天,月掩星沉,正是夜行人的好时机,舟子升帆出海,晚风之中,船行甚速。
仇恨心知难免一场恶斗,解下“金龙赤火剑”除去包扎,暗祷道:“宝剑!宝剑!翠姊安危,全仗你了!”
船行之中,驼侠一再叮嘱多加小心,宁可吃点小亏,绝对不可冒险,以免无谓牺牲。
风吹帆饱,船行不到半个时辰,已达五条沙之中条滩头。
下得船来,只见茫茫一片沙砬,令人顿生处身孤岛之感。
仇恨正要起步之际,突闻驼侠一声惊叫道:“不可乱走!”
仇恨不禁一怔,道:“爹,此话怎讲?”
驼侠缓缓言道:“五条沙非比等闲,周围半里之内,均系流沙,流沙表面平静,内里却如池沼,失足其内,纵然轻功再高,亦难拔身逃出。”
仇恨问道:“是则如何能渡?”
驼侠答道:“循我足迹而行,当能化险为夷!”
如是,驼侠在前,仇恨在后,亦步亦趋,循着驼侠落足之处,凝神提气,慢慢走去。
原来沙中暗栽木椿,然而甚不工整,只见仇恨左三步,斜五步,退两步,进四步,如此直斜交叉,居然如履平地。
只是那些木椿,摇摇摆摆,甚不稳固,设非两人轻功皆臻化境,只恐走得数步,便会陷入沙中。
二人如此直三斜四,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忽而进,忽而退的约莫走了三百来步,直到一个沙丘之前。
至此,驼侠回头说道:“咱们已过流沙区域了!”
仇恨眼露奇光,道:“爹,你这是从哪儿学来的门道?”
驼侠笑道:“这就是你不如爹的地方了,日后我当教你。”
两人越过高达数丈的沙丘,眼前赫然出现奇景,只见一排丈许高的仙人掌,横挡于前,走到临近,原来仙人掌后,却是座一块块青石所筑的平顶房屋,但却没窗,没门。
两人绕着前后左右走了一圈,四面皆桌如此,仙人掌围成一个四方“口”字,石屋侧倚着仙人掌的形势而建成方形。
仇恨好生奇怪,沙漠中竞有如此建筑。殊不知五条沙位于黄海之中,海洋气候多风,一旦风起,飞沙走石,漫天而下,是以此屋四周,遍植高逾人头的旱地植物——仙人掌。